瑞雪飘飞的季节,我们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去寻访,去感受那里民族教育的点点滴滴。
无论是穿行在茫茫的草原深处,还是奔走在高楼栉比的自治区首府,记者从民族幼儿园“祖国花朵”天真烂漫的笑脸,从苏木(即乡镇)学校琳琅满目的师生自制教学实验仪器,从高等学府少数民族学生勤奋学习的身影,从海外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的少数民族青年学者突出的科研成果,从辛勤耕耘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少数民族教师身上,真切地看到了昔日草原上剽悍的马背民族,如今正驾着教育的骏马腾飞。
自治区教育厅民教处的负责同志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改革开放特别是“九五”以来,民族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的重点被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各级党委和政府积极贯彻这一方针,认真落实扶持民族教育的各项政策,使民族教育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集中体现在:在统筹规划各类教育事业的发展上,坚持“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从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学校布局到专业设置、教材建设以及师资培养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倾斜优惠政策;在办学条件的改善上,予以优先、重点安排,建设了一批“以寄宿制为主、以助学金为主的公办学校”,边境牧区和内地牧区苏木学校的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民族学校的基础设施、实验实习和生活服务都得到了比较好的保障。千里草原,最好的房舍是学校,最美的环境在学校。
“别看我们是国家级贫困旗县,又连年遭灾,财政匮乏,但发展民族教育绝不含糊!”在达茂旗蒙古族学校,旗教育局分管民族教育的胡副局长指着新建的教学大楼说。近两年,旗政府先后为蒙古族学校投资新建了教学楼和宿舍楼,完善了水、暖、电配套设施。每个苏木集中办好一所“蒙汉合校,分班教学”寄宿制双语小学。为保证少数民族学生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还通过上级补贴、地方筹资的办法调整民族学校住校生的助学金标准。在教学领域不断深化以“双语”和“三语”为重点的教学改革,旗蒙古族学校初中开设了英语课,从小学四年级开设计算机课,民族教育的质量稳步提高。
从解放前的没有学校,到建国初期的“马背学校”,再到教学条件日渐完备的固定学校,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教育事业蒸蒸日上。一个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比较合理、完整的民族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奠定了基础。
在四子王旗杜尔伯特草原深处,红格尔蒙古族学校校长布仁陶格图望着25台电脑,表达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提升民族教育质量的办学理念。记者深深地感到,草原漫漫,却并没有阻碍先进教育思想的传播,民族教育不断深化改革,与时俱进。内蒙古东部的兴安盟在农村牧区民族教育综合改革的道路上,从实际出发,强化基础教育,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强成人教育,三教统筹,发挥大教育的功能,不仅为当地培养了大批实用型专门人才,而且带动了民族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谈及民族教育的发展,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阿荣深有感触:“只要民族政策贯彻落实得好,民族教育就会繁荣发展。”他表示,自治区将一如既往贯彻民族教育优先重点发展这一战略性政策,面向新世纪民族教育发展,加快实施“校校通工程”,建设教育卫星接收系统,特别是加快构建起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未进入计算机网络的多数农村牧区学校都可以通过教育卫星接收系统下载信息。超越时空限制,突破办学条件、师资条件的限制,民族教育将进入现代化的新天地!
当一个民族真正跨上教育现代化的骏马,展现在眼前的必将是更加辉煌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