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规划纲要》涵盖教育的方方面面,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出了具体的普及目标;在义务教育阶段设计了减负的办法;推出政策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要实现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脱颖而出创造“特殊通道”;兼顾教育公平,为农民工子女提供更多的学习计划……这一切,为十年后中国的教育勾画了一幅美丽蓝图。
学前教育
学前一年教育2020年全普及
【纲要】:“到2020年要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二年,有条件地区普及学前教育三年。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
【解读】:2020年,学前一年的毛入园率目标为95%,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目标为75%,幼儿在园人数达到4000万人。袁振国解释,城乡的差异非常明显。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普及率甚至不到30%,所以先从学前一年的普及开始。
调整幼儿园布局优先留守儿童
【纲要】:“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新建扩建托幼机构,在小学附设学前班,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余校舍和教师资源。”
【解读】:在县镇和人口聚集的城乡接合部等区域增设幼儿园。学前教育专家表示,要优先支持留守儿童进入学前机构接受补偿性教育,减少隔代养育给儿童在情感、行为和社会性发展方面造成的不利影响。
公办民办并行规范收费标准
【纲要】:“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实行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以财政补助。完善幼儿园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和收费标准。建立幼儿园准入和督导制度,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
【解读】:袁振国解释,政府不仅要增加公办幼儿园,还要给民办教育好的政策。
政府举办、扶持改建和扩建具有公办和普惠性质的幼儿园,积极扩大城市公办园的规模和数量,使其占优势比例,以调控、引导和平抑价格,保持其非营利性。
>>北京现状逾40%适龄儿童无园上
由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辑的《对话教育热点2009》中刊登的数据显示,目前,北京市有幼儿园1266所,就读幼儿达22.6万人,幼儿园的接收能力与40多万北京户籍和非北京户籍的适龄学前儿童总数相比,仍有大约17.4万个幼儿园学位的缺口,即有43%—44%在北京的适龄学前儿童没有幼儿园上。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教授冯晓霞指出,学前教育诸多问题的根源,是政府投入严重不足。长期以来,我国幼儿教育经费仅占全部教育经费的1.2%-1.3%。
外埠生源
制定打工子弟升学办法
【纲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解读】:高考的户籍制度不改变,所以如今大部分要读书的农民工子女高中阶段必须回老家。解决这个问题是整个社会的系统问题,包括户籍制度、二元经济结构调整和变动在内。
“理想的状态是哪里考都行,但是会有问题,带来大城市病。”规划纲要宏观课题组成员、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院长褚宏启以北京为例,由于北京高校多,升入大学的比例较大,如果没有户籍限制,将会导致全国各地更多的人带子女来北京读书,城市急剧膨胀。
张力表示,关于农民工子女就读高中之事,目前的办法是交给地方根据地方的实情决定。如果一个城市正处在城市化过程中,有必要吸引农村子女来接受高中教育,那它们就可以设置减少借读费等鼓励性的政策。而特大城市本来就已经人口超负荷了,就很难放开政策。虽然普通高中就读受到高考户籍制度限制,但是他认为在中职上可以有所作为,允许对口支援中西部。“像北京这样富余的中职资源能够多招收一些中西部的学生来读中职,再就地就业,是个很好的办法。”
学生减负
禁下升学指标监测课业负担
【纲要】:“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
【解读】:顾明远认为,学生负担过重具体表现在没有时间锻炼、减少非考试科目、作业压力大等,总之一切围绕考试。他认为,政府首先要加快招生考试制度和评价制度的改革,加强学生平时的综合评价;其次扩大社会就业门路,要让落榜者另有择业的途径,以减轻升学就业压力。另外,要建立长效减负监督机制,这次提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是一个创新点。
增强课堂教育优化作业与练习
【纲要】:“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改革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
【解读】:顾明远提出,作为减负的主体,学校首先需要做的是打造优质高效课堂,这就要求教师探究出更加优化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减负并不是要将作业减去,减负增效还是需要作业和练习的。一定量的作业和联系课业巩固知识,加快形成技能技巧。但如果过多,尤其是重复练习就会引起学生的厌烦而成为负担。要做到精练与巧练,就要善于优化作业与练习,就要选好每一道题。
尊重子女情趣家长配合减负
【纲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共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解读】:张力指出,现在中小学普遍存在着“学校减负,家长加负”的情况,家长帮学生安排满了课外辅导,增加作业量。所以这次提出家长与学校共同减少学生课业负担,是纲要的一个创新。
人才培养
拔尖创新人才可走特殊通道
【纲要】:“改进优异学生培养方式,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以及选修高一学段课程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拔方式,改进中学生升学推荐办法,创新研究生培养方法。探索高中、高等学校拔尖学生培养模式。”
【解读】:袁振国介绍,在纲要中,把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需要为拔尖创新人才设立一条特殊通道,特殊通道包括:跳级,大学和中小学联合培养,有专门的实验室和基地等。要建立适应创新人才成长的多元化评价机制,改变分数至上的片面标准。既要综合考虑拔尖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各方面素质,又要考虑各类拔尖创新人才的个别性特征,从而使得数量更多、素质更好的拔尖创新人才及其苗子能够脱颖而出。同时,贯穿基础与高等教育,形成特殊人才“绿色通道”。
营造创新环境容忍偏才怪才
【纲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
【解读】:适宜的创新文化环境是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温床,要营造一种认同创新、鼓励创新、保障创新、促进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在这种创新文化之中,社会群体能够认同平等的观念,崇尚自由,追求真理,能包容不同个性、容忍不同观点、鼓励探索、容忍失败、容忍偏才和怪才。
职业教育
城市困难生源上中职将免费
【纲要】:“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解读】:现在,农村学生在整个中职群体中占70%到80%。从2009年秋季开始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先从涉农专业和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起;今年,免费的人群扩展到城市困难家庭子女。
企业设置课程毕业就能就业
【纲要】:“积极推进‘双证书’制度,推进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完善就业准入制度,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
【解读】:张力认为,提高职业学校吸引力的关键是专业学科设置适合用人企业的需要,所以希望行业企业都帮助学校设置课程。普遍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毕业生技能水平和就业率。
继续教育
鼓励继续教育建学习型社会
【纲要】:“到2020年,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
【解读】:张力认为目前我国离学习型社会还有很大的距离。我国城镇人口参加继续教育的比例大约在20%,农民工和务农人员的参与率更低。“将来的目标是要是接近50%,这才算进入了学习型社会的门槛了。”
攒再教育学分可获取新资格
【纲要】:“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办好开放大学,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
【解读】:张力解释,建立继续教育的立交桥,让通过不同学习方式的成果能够得到认可。另外一种,使得不同方式学习的成果,通过学分银行的方式,累计起来到一定阶段,通过综合测试获得新的资格。(记者 周逸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