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专题 > 爱国教育 >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巡展 > 人物印迹
李大钊:在列宁逝世二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演说
2011-06-15    李大钊纪念馆

字体大小:

  1926年1月27日

  同志们!列宁先生已去世二年了!他的死是世界的大损失,而且他给了我们很重的责任。今天我们追悼他,就回想到我们的中山先生。前两年我们在广州开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时候,列宁的噩耗传到广东,先生亲自出席大会来报告这不幸的消息,曾经有很沈痛的演说,使得到会的同志都有感动,都不能忘。去年今日,我们的中山先生便呻吟在床蓐之上,我们那时抽工夫来纪念列宁,而我们的领袖也就没有希望不能把他的抱负发展了!所以我们同时感觉列宁的死是个损失,中山先生的死也是我们的损失。二年以来,国民革命的局势如何紧迫,而两次死去我们的领袖,损失何等的重大,我们的责任更如何的重大!我们所以不能不联想到中山先生,而感觉自己的责任更应该努力!

  因列宁先生想到中山先生,我们就可以比较的看他们。中山先生的人格伟大,无论是他的朋友,他的信徒,他的仇敌,都没有不承认的。列宁的人格伟大,也无论是他的朋友,他的信徒,他的仇敌,都没有不承认的;在俄国的人民非共产者,他们往往反对共产,却对于列宁个人非常崇拜。他们的革命精神,两人也有相同之点:列宁遇到反动不灰心不失望,中山先生亲自说过二次革命失败亡命东京的时候,手下人人灰心,先生以为革命党人并没有损失,不必灰心,再干好了!这样,列宁精神就是中山精神,就是革命者的精神!我们应该服膺这种精神!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与策略。中山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被压迫民族革命的理论与策略。在理论上,中山主义与列宁主义是可以联合成一贯,策略上也是能联贯一致的。所以,列宁主义者可说就是中山主义者;中山主义者也就是列宁主义者!他们的主义同是革命的主义。假使中山生在俄国,他一定是个列宁;假使列宁生在中国,他也一定是个中山!他们主义表面看起来不同,实在是他们环境的不同。中山先生与列宁的目的相同,可是惜乎环境不让他实现得如列宁那样成功!他最初想联合菲列滨,先帮助他们革命成功,再来实现中国的革命。中国国民党最初有日本的革命党人。这都是他主张联合世界革命的表现,与列宁的主张相同。他们主张以党治国,列宁主张以无产阶级的党治国,中山主张以国民党。党的制度是集权,两两相同。何以列宁能够在俄国革命中表现出他主义的成功,而中山先生不能呢,这全是环境的不同,我们的经济落后。他们两人的思想和人格的伟大,全无异点。

  前年广州大会追悼列宁,中山先生演说,非常沉痛。他说:“列宁死了,俄国决不危险,因为他们已经有了很完密坚固的组织。假使我死了,你们看中国如何?我们的党如何?”我们听了非常悲伤。他当时的遗言,现在如何?他那时就教我们好好组织,就把革命责任交给了我们!即如把共产党加入组织,就是他自己将国民革命与世界革命的关系,亲手给连接起来了。他的主义,我相信现在还没有把光华发扬得出来,将来全世界的革命成功,才是中山主义的胜利!我们那里好分出什么此疆彼界来,谁是中山主义者,谁是列宁主义者?现在无论列宁主义者或中山主义者都不应该两下分离!等到中山主义胜利的时候,也就是列宁主义胜利了!在坐的同志们,你们不管是列宁主义信徒,中山主义信徒,应该紧紧的联合起来!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孙中山名言录
· 孙中山1925年在北京逝世
· 美国人眼中的孙中山:矢志不渝的政治改良家
· 在革命危机关头 孙中山联合苏联反对北方军阀
· 武昌起义前孙中山领导的十次武装起义
· 孙中山在新中国的特殊地位
· 孙中山对刘少奇的影响
· 孙中山对朱德的影响
· 孙中山对周恩来的影响
· 孙中山对毛泽东的影响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