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基督徒有幸到天堂和地狱一游。他在地狱看到的情形是:一群饿鬼围着摆满佳肴的餐桌,每人都有一双2米长的筷子,虽然能夹到佳肴,却无法将其送入自己的嘴里。接着,他到了天堂,看到同样的情景,不同的是,人们用筷子将可口的菜肴夹给对面的人,彼此分享,过得很快乐。故事虽小,寓意极深:要达到双赢,必须具备开放的胸怀,共享的行动,这也是传承文化、普及知识的终身学习型社会所应具备的精神。
资源建厚积以待薄发
互联网的诞生,使资源共享不再受到时空的束缚,人们在不断共享和交换下,使社会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教育资源是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基石。因此,我国教育界很早就呼吁并以各种工程项目拉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本世纪初,我国在高等院校中开设了“新世纪网络课程”,其成果总体上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优质教学资源的基础。有不少精品课程所使用的网络课件就是在此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完善的。
学分互认的尝试也很早就出现。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就进行跨地域多高校学分互认合作,并与西部高校形成互动,这一个里程碑式的合作,打破了延续几十年的高校“封闭办学”的局面。同时,上海交通大学还提出实时课堂的资源共享,保证资源共享可持续发展。
当时,国外兴起一场致力于通过互联网络提供免费教育资源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2001年MIT率先启动开放课件(OCW)项目,试图用10年时间,将几乎全部的课程分批放在网上,供全球所有人分享。而后,赖斯大学、犹他州立大学、塔夫茨大学、斯坦福大学、东京大学等知名高校也纷纷推出自己的开放课程计划。这些项目在第三方的资助下,发展迅速,并引起世界性风潮。
在国外的影响下,作为“中国版OCW”的全国高校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于2003年启动,各级院校根据学校特色规划建设的精品课程,覆盖所有学科领域,面向本科、高职高专等不同层次。这些精品课程全部要求进行网络展示和评审,制作成网络课程,发布在互联网上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截止到2011年2月,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共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835门,省级精品课程8279门,校级精品课程8169门。
精品课程网络建设改变了课程资源的管理与应用的模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但随着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精品课程建设也出现了重视资源积累,忽视实际效果的问题,大量内容在实际教学中被关注和应用的程度较低。同时由于缺乏共建共享的机制引导,精品课程建设也走入了“闭门造车”的发展瓶颈,在社会和公众教育中的影响力没有得到应用的发挥。这进一步提醒我们,教育资源建设的关键不仅要建好,更要用好,在实现优质资源积累与提升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开放共享,通过共建共享的机制创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合理、科学地在应用中发展。
为了推动中国与国外高校、教育机构在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中的联系沟通和紧密合作,IET教育基金会牵头成立了中国开放式教育资源共享协会(CORE)。在本土化世界知名大学开放课程资源的同时,CORE 选择了一些国内的精品课程,将其翻译为英文开放课程,介绍给全世界,但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中国的精品课程仍然很陌生。
教育资源建设的滞后与人们的观念有关。早期的人们更加关心的是基础网络设施的建设和硬件的部署,设备和资源的利用效率低、发展不平衡。当时就有专家提出:存在“重设备、轻资源”、“见物不见人”、设备和资源的利用效率低、发展不平衡等许多问题。
北京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王爱华博士认为,国家精品课程存在可持续发展和共享机制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政策措施;共享平台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需要研究对策,防止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用于商业目的;此外,还需要加大对开发国家精品课程的技术支持,提高教师申报的积极性。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