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公开课建设引爆中国
随着基础网络设施和各种硬件设备的部署日趋成熟,呼吁多年的教育资源建设和利用日益引起教育界的重视。到了2010年,开放教育资源成为年度热门词汇。
这一年,网易首批1200集课程上线,其中有20 0 多集配有中文字幕,其中包括YYeTs课程翻译组等非盈利组织和爱好者翻译的国外开放式课程视频。网易公开课的启动,使得用户可以在线免费观看来自于哈佛大学等世界级名校的公开课课程。目前除网易外,新浪、搜狐、腾讯也在使用世界名校的开放教育资源。有了中国开放教育资源组织、YYeTs课程翻译组、Subdot、译言网、以及许许多多的非营利网络组织和数不胜数的翻译爱好者,开放教育资源的语言障碍得以消除,给予中国公众走近国际大师的机会。
在全球氛围的带动下,国内更加重视开放教育课程资源的作用,并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推动教育网络化和精品课程的建设。
如今,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话题。2011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中指出“以视频公开课为突破口,探索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新模式与新机制”,并且正在实施国家视频公开课建设和211三期公共服务体系及重点学科信息服务体系升级等专项工作,从而进一步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同年4月8日,西安交通大学视频公开课面世,成为国内首个推出网络公开课的大学。这个公开课平台面向校内外大众,主要分为精品课程和学术讲座两大部分,内容涉及法学、理学、教育学、医学、工学、历史学、文学、哲学等8大学科。据了解,到6月为止,西安交通大学网络公开课平台的访问量已达316万余人次。这一切在国内迅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都在进行积极的尝试。
近日,教育部表示,将按照每门15至20万元的投入,打造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内高校将拿出本校最“叫座”的教师和课程来竞争“精品座席”。目前,北大、清华、复旦、浙大的百余门课程已制作完成,新学年正式上线,公众不出家门,即可免费聆听名校名师的课程。这显示国家的利好政策将充分调动国内各高校建设教育资源的热情。
如果说2010年的“淘课风”是社会关注开放课程运动的导火索,那么近年来高校对于课程资源的理念的极大转变是资源建设蓬勃发展的本质原因。由原来的私有、私用,向开放、共享方向转变,人们认识到,共享可以使更多的资源为社会享有,教师、学生和研究者都将从中获益。共享有利于促进不同机构之间的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共享不仅能使外校和社会人士获益,也有利于改进本校的教学。
然而,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并不能一蹴而就。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表示,国外视频公开课为中国的教育资源建设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路,也对中国大学的教学模式产生一定的冲击。但是我国的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在将中国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网络平台推向世界的过程中,要集中精力解决好知识产权、课程资源整合等核心问题,同时还要打造一支业务精干的人员保障队伍,并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激励机制等等。还可以与校园BBS、微博等新媒体的对接,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用简洁、直观的数据反映社会公众的偏好,进而指导共享平台的建设。
从课程资源、技术实现、管理与保障体制等方面建立建立教育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加快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利用云计算、Web2.0等新技术,让人人参与资源建设,不断地呈现精致的、“海量”的作品,从而突破“无到有”,转向“有而精”,这是我们在互为师生的新时代要走的路。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