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我国的远程教育进程中,借鉴国外经验是无可非议的。问题是如何借鉴?如何才能做到洋为中用?如何通过借鉴发展“本土模式”?读罢今年第一期《中国远程教育》的“特稿”,深为专家学者们对“远程教育的本土进程”所发表的真知灼见所折服,但又觉得意犹未尽,因此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期望同行指正。
我国远程教育的研究现状,诚如严冰先生所指出的,“比较多地停留在一般化的叙述层面”,缺乏“深层次的分析研究”。有些对国外理论和经验的推介也好、评说也好、探讨也好,要不就是“一叶见秋”——靠的是手头仅有的零散资料,要不就是“转手买卖”——对他人的“阐释”之“阐释”,甚至几易其手,因此可以说对原来的理论一知半解、囫囵吞枣,即使“以讹传讹”也不足为奇。凡此种种,都不是科学的研究态度。对于有些人认为中国的远程教育照搬国外模式这种观点,我是不敢苟同的,靠零散的了解和“二手”乃至“三、四手”的信息是无法“照搬”人家的模式的。当然,我不主张“照搬”论。
除上述“缺陷”之外,我以为中国远程教育研究中理论脱离实践的现象也十分普遍和严重。“远程教育理论来源于远程教育实践”——这是“特稿”里面很多专家学者的共识,但是,实际上,在借鉴的基础上立足于“本土实践”的“本土理论”如果还不至于凤毛麟角的话,那也不是多见的。好像象牙塔里的研究者不屑与身处实践一线的“下里巴人”为伍,殊不知“下里巴人”最讲究实际,好看不中用的东西可能会一时使“下里巴人”“望梅止渴”,但最终可能会误导他们,或者是使他们对理论敬而远之,乃至不屑一顾。再好的理论,如果实践者看不懂、用不上,最多也只是纸上谈兵,不足以提倡。
当然,我也不赞同一味反对借鉴的态度,教育,如同其他的学科一样,既带有具体社会的文化烙印,但也不乏共性,因此,一味强调各国国情的特殊性无助于自身的发展,尤其是全球一体化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越来越突显的21世纪,我们更应该善于站在他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起步和发展,这样才能真正与国际接轨。过分强调自己的特殊性,必然会妨碍视野、固步自封,往往可能重蹈别人的覆辙,事倍功半。
我认为,对于国外远程教育理论的借鉴,首先是要全面、系统地了解相关理论的来龙去脉,了解它产生的背景,了解它的目的,了解实践这种理论的社会文化环境,了解它的长处和局限等等。在这个基础上,深刻领会它所倡导的理念,而不是把理论简单化为“一系列机械的步骤”,以为“依样画葫芦”就算学到手了。有学者认为,我们之所以经常抱怨说理论对实践没有多大的指导作用,原因就在于很多人把理论当成是模式,因此热衷于把理论与实际做法对等起来,从而把实际做法归纳出来就以为是理论了。这显然是非常幼稚的态度,稍为反思就不难发现,实际当中我们正是经常这么幼稚。我们知道,理论是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它来源于实践,但并不等于具体某些实践行为,因此,如果把理论等同于某些具体的行为,毫无疑问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就大大削弱了。我认为我们借鉴的应该是理念,用理念指导实践,这样就不会陷入“僵局”,就能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比如,对于远程教育“工业化流水作业”这个理念,在实践中各国(甚至是各学校)都有自己的一套做法,如果我们想照搬他人的成功做法(如英国开放大学的模式),我们必定会碰壁;尽管都是同样的工作,但流程可能不同,分工可能不同,管理方式也可能不同,殊途可以同归,不必强求大家都走独木桥。再比如,英国开放大学的“校训”——对人的开放、地点的开放、方法的开放和观念的开放——已经成为远程教育界所遵循的“金科玉律”,最近在与英国开放大学的朋友的通信中谈到该校在美国所创办的美国开放大学失败的原因,他们认为对美国学生的定位不准确是主要原因之一,可见,对什么人开放是与具体的社会文化环境息息相关的,但是“对人的开放”这一理念没有错,不对人开放,远程教育就得关门大吉。
其次,我认为借鉴人家的研究方法与借鉴研究成果同等重要。只有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才有可能对国外理论进行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远程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我研读了英国开放大学几门远程教育硕士学位模块课程的材料(包括它们配套的指定专著),印象最深的就是它们的“实证”精神,很多的论文、专著都是作者通过严谨的科学方法开展行动研究而得出的“实验报告”。浏览国际上一些主要的远程教育杂志,我们也不难发现实证性的论文非常之多。这些都印证了单从凯先生所说的“远程教育这个学科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实践学科”的观点。因此,我们不但要鼓励广大教职员(而不仅仅是教师)身体力行开展行动研究,更希望理论工作者亲自指导实践、参与实践,通过实践检验自己的理论,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理论的潜在应用价值,才能真正达到洋为中用的目的。著名远程教育家、《美国远程教育杂志》主编迈克·穆尔先生就是典范,他说自己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都没有离开教学第一线。
经过“本土实践”验证的理论才真正具有中国特色,扎根于“本土”的理论才能在国际视野中占有一席之地。
(作者系汕头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
《中国远程教育(综合)》2005年第4期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