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农大精神”是归国人员爱国爱校的原动力
几十年办学历程中,四川农业大学几代人的薪火传承,形成了“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奋斗、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留学人员身在海外,心系故土,成为促使他们及时归校报国的巨大内在动力。
学校第一任院长、著名水稻专家杨开渠教授,早年留学日本帝国大学。留学归来,他的足迹遍及四川各地农村,顶烈日冒严寒四处收集研究资料;夏定友教授1949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回国,“文革”期间蒙冤,20年后不顾年老多病,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潜心于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直到生命最后一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一辈川农人无私奉献、严谨治学,甘于清贫、甘当人梯的精神,影响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川农人。
徐刚毅教授曾有机会到世界8个国家进行访问、合作研究或参加国际会议,曾有不少国家向他发出留下来的邀请。可是,他每次都按期回国归校。他说:“我深受恩师刘相模的影响,不回到祖国,不回到农大,我心不安。”刘相模教授是我国南方著名养羊学家,75岁高龄时仍身体力行,坚持到羊场进行科研工作。后来,躺在病床上,刘相模将徐刚毅叫到床前,对心爱的学生说,一定要培育成功新型的肉山羊品种,为四川羊业发展作出贡献。
有一种精神叫崇高,有一种感情叫不舍。十多年来,“川农大精神”的崇高,川农情结的难舍,让每一个远离故土家园的学子不谈条件地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川农大。
回来有学校的关爱和充分信任
有人说,走出国门的人就像飞向长空的小鸟,除非有什么拴得住他们的心,否则谁也不知鸟儿将飞向何方。
长期以来,川农大坚持的是“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人员政策,在政治上充分信任,生活上倍加关心。用信任与关心系起一条长长的线,时时牵引在留学人员的身上和心上。
曾任学校研究生处处长的叶华智,80年代中期赴美留学,在留学快结束的时候,因为手里的课题还没有做完,他向学校要求延长留学时间。学校知道后,非常爽快地答应了,而且还批复同意其夫人前往探亲。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叶华智深有感触,他说:“学校的信任,让我们怀有一种知恩图报的情愫,同时也成为我们尽早回国报效祖国的重要力量。”两年后,叶华智按期回到川农大。
刚从德国波恩大学归来的蒋远胜,是学校年轻一代的留学人员。他讲了这样一件事,1999年,当他正式成为国家留学基金委派往波恩大学研修的访问学者后,必须进行德语培训。按学校规定,培训的差旅费由所在学院出,而那时蒋远胜的工作正在调动中,接收和调出方都认为不该出这笔钱。蒋远胜找到校长文心田,文心田放下手中工作,亲自过问,解决了经费问题,这件事让蒋远胜非常感动。归国时间一到,他立即回到了川农大。
学校的关心和信任,滋润着海外学子的心田。每逢中国传统佳节,几乎川农大所有的在外留学人员都能收到由校领导、外事处老师亲笔签名的贺年卡。
“我需要祖国,我需要川农大”
关心与信任吸引回留学人员,而学成归来的他们,更需要的是事业。
川农大有近百年的历史,是国家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百所高校之一,有相当多的学科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为吸引并留住留学回国人员,川农大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工作上交任务、压担子的办法,让留学人员脱颖而出。
校长、博士生导师文心田,1990年从德国留学回国后,努力在预防兽医的园地里耕耘。十多年来,他先后被评为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获得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重点贡献荣誉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留德博士任正隆回国后一直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开拓了栽培植物分子细胞遗传学新的研究领域,先后主持了十多项国家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小麦族植物遗传学和小麦育种的研究中做了大量的工作,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小麦专家。
川农大尽力为留学归国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设立了留学回国人员自选课题专项经费,使他们一回国就能及时得到资助,启动科学研究。同时,学校还积极为他们申请省、部级和国家级项目。从芬兰留学回国的张小平教授,回国后学校就拨给一笔经费,支持他从事生物固氮的研究。
目前,川农大在编的69位教授中有留学归国人员42人,在27位省学术带头人中,留学回国人员17人,26位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中,留学回国人员13人。“九五”期间,川农大共主持342项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项目,有135项的主持人是留学回国人员。目前,川农大6名领导班子成员有4人是留学回国人员。
在一次川农大回国留学人员座谈会上,副校长郑有良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我需要祖国,我需要川农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