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大礼堂走过一小石桥,就看到一组红砖砌筑的建筑群,这就是清华图书馆。从建筑前的一块标志碑上我们可以看出,该图书馆是分三期建成的。其中第一期建筑工程由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设计,平面呈“一”字型,1916年建成,建筑面积仅仅770平方米。
到1930年扩建二期建筑工程时,中国建筑师杨廷宝接手了设计任务,杨先生的新设计没有另起炉灶,而是遵循美国建筑师设计的建筑形式及色彩,使建筑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相互呼应、浑然一体,在空间、尺度、色彩和风格上保持了清华园原有的建筑特色。他在原有的“一”字型的建筑旁接出了中部大厅和西翼部分,扩建部分设计极其严谨,与原东面一翼呈对称环抱的布置格局。整体布置紧凑,功能分区明确。尤其是把图书馆新的的正门入口放在了中部的转角处,即原建筑的一侧,并设计了直上二层的大台阶,更使得图书馆焕然一新,巍然壮观而凸显大气。而在建筑的细部及各种建筑材料的使用上,都尽量与原有建筑的取得协调一致的效果,红砖墙、坡瓦顶、拱门窗延续的采用将建筑表现出一种和谐、完整、统一的章法。虽然建筑面积扩大了两倍之多,但是从整体上看还是浑然一体的,如果不是图书馆示意图的提醒,根本就看不出图书馆经过扩建的痕迹,其实两翼的建造时间竟隔了十四年之久。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候,有大批的学术大师荟萃清华园,他们都曾经在这里学习、研究过学问,也出过很多的学术成果。曹禺的不朽名剧《雷雨》,就是1933年的暑假在这图书馆的阅览室里写成的,他曾经回忆:“我进入图书馆像一只蜜蜂进了百花园中,自由自在地采撷花蜜”。杨绛先生也回忆道:“我在许多学校上过学,但我最爱的是清华大学;在清华大学里,最爱清华图书馆”,她还说:“我敢肯定,钱钟书最爱的也是清华图书馆”。而于光远则说:“在清华图书馆的学习对于我的一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还要说的是,现在位于西端的新馆,也就是第三期建筑是于1991年落成的,建筑面积又扩大了几倍,使得全馆总建筑面积已经达到了27800多平方米。新馆与旧馆的建筑风格依然还是保持基本一致,设计充分遵循了“尊重历史,尊重环境”的原则,应该说这种设计原则堪称是建筑工程扩建中的杰作之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