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青少年早餐状况亟待改变
2001-11-09    

字体大小:

    11月8日消息:全国少工委、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湖南沐林现代食品有限公司今年8月在北京、长沙、杭州三地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550名中小学生中,坚持每天早餐的占57.1%,12.9%的人每周吃三~四次早餐,每周少于两次的占11.6%,有3.6%的学生从不吃早餐。本次调查发现,尽管三城市的中小学生每天吃早餐的占了半数以上,但仍有15%的中小学生从不吃和经常不吃早餐。

  根据营养均衡要求,早餐最好包括谷类、肉类、奶及奶制品和蔬菜水果四类,调查显示,32.1%的学生早餐包括三类食物,35.2%的学生早餐包括两类食物,32.7%的学生早餐只包括一类食物,营养结构十分不合理。

  此项调查表明,中国人“轻视早餐”、“可吃可不吃”的传统观念仍严重制约着人们对早餐的认识、改进,我国中小学生的早餐营养状况依然不容乐观。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葛可佑研究员指出:早餐是早上起床后结束饥饿状态的第一次正式用餐,早餐所提供的能量和营养素在全天能量和营养素的摄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既要补充夜间的能量和营养素消耗,又要满足当天上午学习、活动的能量和营养素需要,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我国目前身体发育较快的中小学生营养失衡现象十分严重,一方面缺钙、缺铁、缺锌、营养不良的人居高不下,另一方面肥胖儿童的比例迅速增加。营养学家们对此深感忧虑。

  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老师们普遍反映若干不吃早餐的学生在课堂上常常表现困倦,不安或躁动,注意力不集中,回答问题反应迟缓,记忆力明显减退,学习成绩因而逐步下降。广州市中小学生有关创造力、解题反应能力、记忆力的一项测试结果表明,早餐质量对学生的这几方面能力也有显著影响。由此可见,营养早餐与当前素质教育的开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鉴于中小学生目前的早餐现状以及专家们的意见,我们理应改变传统的早餐观念,大力提倡科学合理的营养早餐,普及营养知识,培养青少年儿童良好的早餐饮食习惯,建立终生的良好早餐行为。

  按照国外科学标准,早餐提供的能量、营养素应占全天需要的30%左右,我国膳食指南目前仅要求早餐摄入能量达到全天的30%。由于早餐传统、家庭环境和早餐供应体制等诸方面影响,中国人特别是学生的早餐还普遍达不到一般的能量、营养要求。那么,如何建立合理的早餐模式?如何提倡在吃早餐的同时,又要保证高质量的早餐呢?

  在早餐应该吃什么的问题上,湖南沐林食品研究院谭斌博士认为,早餐谷物配合牛奶既方便又有营养,能充分满足现代中国人快节奏的生活需求,由五谷杂粮加工而成的早餐谷物是营养素和能量构成十分均衡的食品,推广这一食品对改进中国人尤其是中小学生每日上午普遍的营养不足状况是十分有益的。而牛奶,其营养成分、营养物质最为全面,易于被人体所吸收,且含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多种抗体,是人类早餐的最佳选择。

  对学生来讲,早餐应该是一日三餐中最重要的一项,既要有粮食,也要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要做到主稀搭配、主副食兼顾,经常变换花样,以增进食欲,满足中小学生的营养需要。

  一些长期从事食品与营养研究的工作者在“六方论坛”上郑重呼吁:各级政府要充分重视青少年早餐安全性和营养问题,重视早餐革命,制定和颁布有关政策和措施,迅速组织制定中小学生早餐标准,在餐饮食品加工业、学校和家庭中推行;有关研究机构和生产企业应加强联合,共同研究、开发和生产符合安全、卫生、营养、方便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营养早餐食品,为培育科学的现代营养早餐市场,促进青少年乃至全民健康积极努力;每一个有能力的学校,有能力的家庭,都来重视青少年儿童的早餐。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北京对学生营养餐企业实行年检末位淘汰制
· 中学生健康令人忧 身心均呈亚健康态势
· 知名专家联合呼吁给孩子们提供安全营养的早餐
· 12位知名专家联合呼吁:努力改善青少年早餐现状
· 广州:10万学生同饮“学生奶”
· 儿童的肺快成吸尘器了
· 补钙宣传太离谱学生患上“恐惧症”
· 关注青少年健康 各国代表沪上探讨“学生奶”
· 中国第一本中学生预防艾滋病读物在成都出版
· 医生提醒:当心孩子患上感觉统合失调症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