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原县位于辽宁省东部山区、长白山余脉龙岗山脉北麓,是辽宁的屋脊。这里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2000年全县财政收入5002万元,目前全县有贫困人口3.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0.3%,属辽宁省确定的省级贫困县。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贫困县,从1994年开始实施教师工资县统筹;1997年,紧密结合当地特点和农村教育发展实际,实行教育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户,在全县农村初中推广“三教一体、全员职教、分段教学、定向选修”,全员、全程学习农村实用技术的办学模式,拓宽素质教育实施渠道,全面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拖欠教师工资问题,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教育和育人效果,为推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面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县的教育工作先后30多次受到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市有关部门的表彰,并被辽宁省授予“教育工作先进县”称号,被教育部授予“‘两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穷县何以办出大教育,对此,清原人说,这一切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得益于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及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农村基础教育的办学思想。
“教育兴,百业兴”,“教育兴,清原兴”
1994年,清原县在辽宁省率先实现了基础教育经费县统筹,从而结束了过去连年拖欠教师工资的历史。这项制度实施至今,全县不仅没有拖欠过教师一次工资,也为教育的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和内在活力。
清原,是辽宁有名的贫困县,全县财源匮乏,财政运转艰难,贫困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滞后。去年全县财政收入5002万元,仅人员工资全年支出就达8381万元,入不敷出。在实行教育经费县统筹以前,拖欠教师工资是普遍现象,有的乡镇拖欠达半年以上,致使教师队伍不稳,教师不能安心工作,极大地影响了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教学改革的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县委、县政府及时从教育发展对经济振兴的大局着眼,结合当地实际,决定实行教育经费县统筹。为此,县财政用有限的财力在每年乡镇财政收入上缴不到位的情况下多负担300万至400万元,以保证教育经费的拨付和教师工资的按时发放。这项政策从1994年以来一直坚持至今。即使在全县财政状况紧张,财源匮乏,以及国家实行分税制后,全县财政收入面临巨大冲击的情况下,教育经费县统筹作为一项制度也没有动摇。
清原县教育经费县统筹的内容包括教师工资、教育经费、校舍维修费。他们提出统筹就是改变以往教师工资以及专项经费直接由乡镇财政支付的办法,将乡镇一级的财政收入上解县财政,由县里统一支配给教育使用。
在清原县采访,我们感到这些重大思路的产生和教育成绩的取得,源于清原县各级领导对教育的深刻认识,源于全县人民对教育的积极支持和无私奉献,源于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和锐意革新。清原县本届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有5人曾做过教师工作。他们深知教育工作的艰难和辛苦,更懂得教育工作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兴,百业兴”,“教育兴,清原兴”。这是清原县党政领导班子的一致共识。
1999年,抚顺市对所辖8个县区的教育工作进行综合评估,清原县以93.3分的成绩名列首位。评估组对清原县的教育工作做了这样的评价:“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部门以支教为荣,民以办教为己任。”
采访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无论是上届领导还是本届班子,他们对教育的认识越来越高。过去的老领导们提出:“治穷先治愚,治愚先办教育。”“现在的经济是十年前的教育,现在的教育是十年后的经济。”县委书记禹宾熙认为:“二十一世纪新清原的希望在教育。未来的竞争是人的素质竞争,人的素质竞争取决于教育。教育必须树立两个观念:一是超前投入,二是人的素质提高。”县长官惠廷说:“农村两增一稳定的源头在教育。一个地区的领导不抓教育是失职,抓不好教育不称职,长期抓不好教育应辞职。”在具体工作中,县委、县政府经常把教育工作列为政府常务会议和县长办公会议的重要议题,研究解决教育的重大问题,并始终把重视教育列为乡镇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和考核政绩的主要内容。
清原县是个省级贫困县,每年三五千万元的财政收入,有80%用在了教育上。1998年全县财政收入6507万元,教育事业费支出4019万元,教育支出占财政收入的61.7%;1999年财政收入5219万元,教育事业费支出4223万元,教育支出占财政收入的80.9%;2000年财政收入5002万元,教育事业费支出4396万元,教育支出占财政收入的87.8%。从1994年至今,县政府做到了“对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生均教育事业费逐年有所增长,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逐年有所提高”。同时,做到了教师工资不断增长,逐年兑现,民办教师工资也基本上做到了按月足额发放。
教育经费的及时拨付,教师工资的按时发放,保证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也给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互动活力,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教育质量。
“农村初中姓‘农’,必须在‘农’字上做文章,为‘农’服务”
1996年,清原人历经10年努力,终于完成“普九”大业。“普九”验收前,全县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学校的硬件建设上。验收后,清原与其他地区一样面临着一个严肃的课题:全县人民拿出那么多的钱办教育,教育怎样办才能更好地回报社会?如何才能办一个全县人民满意的教育?尤其是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他们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农村初中每年能够升学的不到五分之一,也就是说,有五分之四的学生要留在当地。这些学生在校期间,每天除了为升学而拼命外,一无所获。他们毕业后一旦回到农村,“干活不如父兄,致富没有门路,生产不懂技术”。农村初中能够升学的必定是少数,读完高中升入大学的更少,念完大学回到清原工作的更是微乎其微。清原靠谁去建设,经济靠谁去发展?靠的恰恰是那五分之四的学生。这些学生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富裕水平,关系到农村发展的速度。对此,清原人算了一笔账,全县每年投入教育的经费有5000多万元,全县人民勒紧裤带拿出的钱仅仅培养了五分之一的学生,教育给予全县人民的回报是多么的可怜呀!把升学放在首位,而漠视回家务农的大多数学生,这样的教育是合格的教育吗?
“普九”之后,农村初中如何巩固和发展“普九”成果,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科教兴农,实施农科教统筹奠定基础?符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合格的农村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为此,清原县在教育界内部展开了大讨论。通过讨论,他们深刻认识到,农村初中是乡镇文化教育的中心,是“三教统筹”的结合部和农科教结合的主要载体,加强农村初中教育改革,端正办学方向,是解决农村初中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关键。因此,农村初中既要为上级学校输送大批合格人才,又要兼顾未能升学的学生,让他们在校期间学到一技之长,掌握务农的本领。把预备升学和预备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即升学的有希望,就业的有本领。农村初中只有朝这条路走下去,才能对得起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投入,才能对得起全县人民的努力,也才能给学生及其家长一个交代。用清原县教委主任宋显军的话说,农村初中姓“农”,必须在“农”字上做文章,为“农”服务。
观念转变天地宽。从此,他们在进行农村教育改革的道路上,根据辽宁东部山区特点和农村教育发展实际,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户,在促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一体”的农村综合初中建设,强化农科教统筹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尝试。
农村初中是一个乡镇的最高学府,应该成为农科教统筹的结合部。清原县在农村教育改革实践中认识到,应该通过发展农村初中,加强农村初中教育改革,实施文化课与职业技术并进教育,必须使农村初中承担起对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任务。为了端正农村初中的办学方向,既发挥育人的功能,又发挥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为科教兴县作贡献,清原县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拓宽农村初中的办学功能,充分发挥农村初中一校多功能的作用。他们提出,在农村初中办学思路上由单纯追求升学教育转变为主要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同时兼顾升学的轨道,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加强农村初中综合改革,在创办“农科教”结合,普职成教相互沟通的办学体制上进行大胆创新。他们把各乡镇的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燎原广播电视学校合并到初中,建立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两校合一,三教一体”的农村初中办学体制。
1998年6月,清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的县教委《关于全县农村初中强化职业教育,实行“三教一体”实施方案》提出,“三教一体”农村综合初中,由乡镇统一管理,乡镇成立由乡镇长任组长,主管教育和农业的副乡镇长任副组长,与农科教相关的组站长任成员的办学委员会,其职能是把乡镇教育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照科教兴县的总体要求制定“农科教”统筹规划,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目标,确定农民教育、初级职业教育内容,筹措办学经费,协调解决办学中的问题。
“三教一体”合理配置了教育资源,使农民教育与初级职业教育在教学内容、师资、基地等方面相互补充,拓宽了办学渠道,拉近了教育与农业、科技之间的距离,有力地促进了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
“以职业教育为突破口,实施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促进农村教育改革”
农村初中既是为上级学校输送新生的摇篮,也是农村各行各业劳动后备力量的培养基地。多少年来,农村初中由于单纯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初级职业技术教育,导致多数学生既没有升学,也没有掌握从事农业生产的一技之长,从一定意义上讲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997年之前,清原县在农村初中采用的是初三分流的办学模式,结果是年初分班难,分流后学额巩固难、教学管理难、职业教育实施难、做好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难。回想当时,他们的心头总有一种深深的遗憾。实行初三分流,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客观上学生被分成两等,一等是学习比较好的,将来有希望升学的,另一等是分流出来的,升学无望的。无形中形成的等级给分流班的学生及其家长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往往是学生刚分到分流班,家长就找到学校质问:为什么把我的孩子分到这个班?我的孩子怎么就不行了?暂时留在分流班的,也整天灰溜溜的,一个学期下来,分流班里便剩不下几个学生。
据县教委主管职业教育的副主任郑士林回忆,当时他们下乡检查,分流班里的学生稀稀落落,几乎都是空桌椅。初三辍学生大量增加,原因就来自初三分流。于是,他们就开始反思:巩固“普九”成果,农村初中最大的难点在控制辍学。然而用初三分流这种办法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人才,却把学生都培养跑了。显然,这条路不能再走下去了。
为了巩固和发展“普九”成果,提高农村初中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既发挥育人的功能,又发挥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为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奠定基础,为科教兴县作贡献,清原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以职业教育为突破口,实施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促进农村教育改革”的教育工作思路。
就在这时,1997年5月,宋显军接任清原县教委主任职务。上任伊始,他与一班人响亮地提出清原“普九”后教育发展的基调: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巩固提高“普九”成果为基础,全面推进农村教育整体改革。在初三分流改革陷入困境时,他们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改革思路:对在校的每一个初中学生都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实行文化课与农业课并进教育。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山区特点和农村教育发展实际,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户,确定了“三教一体、全员职教、分段教学、定向选修”,全员、全程学习农业实用技术的农村初中办学模式,即把农村初中办成实施初中教育、初级职业教育、农民教育的实体,实行基础教育、初级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一体化;初中学生全员、全程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不同年级学习不同的教学内容;初一、初二学习“绿色证书”教材,初三上学期按个人志向、将来就业需要定向选修职教课;初三每生掌握一两项本地农村实用技术。毕业生实行“双证”制,发给毕业证和绿色证书。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做到“升学有突破,就业有技能,榜上无名,脚下有路”。
事实证明,这一全新的办学模式不仅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升学有基础,务农有技术”的学习环境,也带来了教育“双赢”甚至是“多赢”的局面。
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围绕清原发展办职教,面向市场需要育人才”的职教发展思路。清原县教委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中心,全员全程学习职业教育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在办学组织形式上实施文化与农技并进教育,使初中在校生全部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实行职业技术教育与农村科技发展相结合,在农村初中引进了“绿色证书”教材,使学生初中毕业后就成为一名合格的农民。在教学管理上,县教委规定各初中都要设一名专职副校长主抓职业教育和农民教育,学校成立职业技术教育教研室,在全县农村初中做到教学进度、计划统一,教学内容统一,验收内容、时间统一,评估标准统一。在教学时间安排上,他们把原初中教学计划中的劳技课时和地方课时集中使用,每周三节。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了“课堂讲理论,基地搞实验,家庭搞应用,社会搞推广”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走初级职教同“绿色证书”相结合之路,做到职业技术教育与文化科学教育、与农民教育、与生产劳动、与发展校办经济五结合。从1998年秋季开学起,清原县农村初中全体在校学生从初一下学期到初三上学期全部参加了职业技术课学习。比如,土口子中学的特色是蔬菜大棚,那么学生在初三上学期就专修温室栽培各种蔬菜技术。大苏河中学的特色是种植人参、桔梗和人工饲养林蛙,学生在初三上学期就在这三项实用技术中任选其一作为自己的专修项目。
为了推进改革的顺利进行,清原在职业教育发展中重点加强了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基地建设、网络建设和制度建设。以前,清原县农村初中的劳技课教师没有“正规军”,都是文化课教师简单学一些农业知识,就开始教课,教学质量可想而知。要想保证劳技课的教学质量,必须首先保证劳技课教师的质量。1994年,县教委与抚顺市农业特产学校联合培养了40名专业教师,毕业后充实到职教队伍;抽调一部分有一定农业知识的优秀教师送出去培训;聘任乡镇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做兼职教师。同时,他们十分重视劳技课教师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充实。近年来,他们每年利用寒暑假对劳技课教师集中培训4至5天,每学期中间再集中培训一次。为了拓宽农村初中办学功能,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清原县教委提出,从1999年开始用3年时间,通过职教中心使全县初中教师每人掌握两门职教专业知识。也就是说,农村初中的教师都要全员学习农村实用技术。同时,他们还要求教师做到六个一,即精通一门专业技术,管好一块实习基地,带好一个科技实验小组,联系一个科技示范村,指导一个科技示范户,每年撰写一篇教学论文。如今在清原,劳技课教师队伍再不像有些地方那样不稳定。这里的劳技课教师腰板儿笔直:评优评先,劳技课教师有单独指标;评定职称,不必像过去那样跟着数、语、外等学科一起评,因为县教委给劳技课教师单独设立了职教学科,每个学校还成立了职教教研室。
实施初级职教,基地是关键。清原人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过程中认识到,没有试验、实习基地,抓好农村初中改革,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只能是句空话。1996年,县委下发了38号文件,规定各乡镇发展初级职业教育要做到初中每校解决20亩地,小学解决10亩地,每生有一亩山林。
与此同时,县教委还与县农委、科委、科协、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联合组成了职业教育网络,共同抓农村职教。规定每所初中都要联系一家科研单位、2—3个科技示范村、4—5个科技示范户,每所初中都要扶持2—3个小学。目前,全县各初中共建科技示范村联系点58个,科技示范户联系点123个,联系学校78个。
“让科技之水,通过教育之渠,流入农户之田”
清原县在基础教育的改革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进行农村初中教育改革的目的是解决教育同经济发展相结合,为农业、为农村、为农民服务。因此,清原县在农村初中改革中始终把教育同农业、科技等部门的联合作为改革的必由之路。
在“三教一体,全员职教”的教学过程中,清原县注重与农业、科技部门结合,与文化课教学结合,与生产实践结合,逐步形成了教学、实践、应用、推广、销售、创收一体化,为农村培养“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人才,进而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念。
一着棋活一盘。“三教一体”的办学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农科教”结合,使清原教育这盘棋越走越活。把农村初中的初级职业技术教育、农民的农业技术教育、一部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汇集在一起,统一由教委牵头组织实施;教委、农委、农业局、科委、科协、农业技术推广站6家负责人不定期协商解决实施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把负责农民教育的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燎原学校)与乡镇初中合并,作为“三教统筹”的办学实体,把县职业教育中心作为县级培训实体,并且发挥其在全县职教、培训工作中的龙头作用;在具体实施中,教育口负责师资、教育场地等硬件和培训组织管理,农业口负责技术和成果推广,科委、科协、农技等部门积极参与。
去年,农业局计划推广一个玉米新品种,农业局与教委商议,决定把育种任务交给南山城子初中。南山城子初中把一块三面环山的30亩校田作为育种基地,负责制种的技术培训和劳务。农业局负责制种原料的引进和成种的包购包销。这样做一举数得:中学有了实验项目,这是最好、最活的教材,制种课程的讲授和实践对中学生的育人效益是无法用物质成果衡量的;秋后学校还有了一笔可观的经济收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办学经费的不足;学校是普及农业科技的最好基地,学校的科技信息通过学生很快传播到农民家中。在具体落实该项目时遇到了一个难题,制种田不靠山的一面是乡民的田地,如果他们种植玉米,就不符合制种田应有500米隔离带的要求。这时,县农业局果断拍板,说服乡民改种大豆,由县种子公司负责给解决优良豆种,所产大豆秋后包销,收益差价由农业局补偿。这只是农科教结合的许许多多事例中的一个。
“三教一体”的办学体制,把农民教育拉入初中,有力地推动了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了实用人才。教育与经济的结合,不仅唤醒了这个昔日沉睡的山川,唤醒了这里曾经贫穷的人民,也给清原的经济带来了勃勃生机。同时,这种低重心、高辐射的教育模式,发挥了农科教结合的桥梁作用,大大地提高了全县人口的文化素质,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科技致富和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据统计,1998年以来,全县每年培训农民达3万余人次。到2000年全县各乡镇共有716位农民完成了“绿色证书”培训,3080名青年接受了“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培养出一批懂技术、善管理的新型农民,推进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1998年到2000年全县共有农村初中毕业生5644人,其中有致富项目的达2599人,占农村初中毕业生总数的50%。这些新型农民,必将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在教学中,他们加强教学实践与科学实验、与农科部门、与农民培训的结合,使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根据当地的主导产业,充分利用学校教学实习基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新技术、新品种实验活动,先后建立了食用菌、蔬菜大棚、草药、稻田养鱼、人工养殖林蛙、玉米新品种繁育、袋装花生等20余项新技术实验区和脱毒地瓜、白黄粘早玉米等30余个新品种实验区。如甘井子中学培育的香菇、菜葫芦等品种技术,已成为当地群众咨询的热点,为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带头和示范作用。大苏河乡中学、英额门中学试种的大豆新品种由于产量高、抗病毒,在当地广为推广。土口子中学从1997年建蔬菜大棚,在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获得成功,后在全乡推广。在这里,农村初中不仅成为当地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站、推广站,也成为了科技知识的辐射源,它把科学种田的知识通过学校、学生,传遍到每个乡村,传遍到千家万户,极大地推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灿烂的教育之花,结出了丰硕的经济之果。“三教一体,全员职教”的改革不仅为学生掌握农村实用技术创造了条件,也为他们回乡务农奠定了基础,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当地致富的带头人。自1998年实施“绿色证书”以来,今年该县又有1494名农村初中毕业生获得了“绿色证书”。英额门乡椽子沟村的徐恩国从乡中学毕业后,回乡利用在学校学到的种植中草药技术,协助父亲发展龙胆草、玉竹等,现已发展到百亩。目前他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网上获取信息和组织销售,带动了英额门地区的中草药生产。土口子中学毕业生姜涛、王巨武利用在学校学到的大棚生产技术建起日光温室,进行山野菜、香菇等种植项目,年收入5000余元。海阳中学毕业生邱海军在校学习树苗生产,回乡后发展树苗生产,现有苗圃30余亩,产值达6万余元。
可以说,“三教一体,全员职教”的办学模式,实现了“让科技之水,通过教育之渠,流入农户之田”的“农科教”统筹目标,选准了教育与经济结合,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最佳切入点,既达到了农村教育为农服务的目的,也巩固了“普九”成果,改善了办学条件,补充了学校教育经费的不足,美化了校园环境,促进了学校的标准化初中建设。到2000年全县有13所农村初中达到了辽宁省标准化初中建设的目标。记者在清原县一路的采访中看到,农村教育改革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也使这里的许多学校成为花园式学校,许多中小学都建起了微机室、语音室,安装有闭路电视。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拉近了学校与乡村,拉近了校、村、户之间的距离,长期以来困扰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些难题,诸如教育经费不足、办学条件差、学生辍学率高等问题,得到解决,促进了教育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推动了校办经济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到2000年该县各学校学农基地收入达150万元,补充了教育经费的不足。同时,全员、全程职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全县初中年巩固率由1996年的90%以下,上升到94.9%,个别学校达到了97%以上。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使清原县上下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采访过的政府部门、教育行政部门、中学校长、教师等都对初中教育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方向问题认识很高。正因为如此,县乡政府舍得向职业教育投入,校长们对职业教育更是十分热心。我们接触到的几位农村中学校长,都把他们的校园经济成果当成荣耀。每个中学都有一个发展职业教育和校办产业的长远规划,每个中学都设有职业教育的展室或展板,展出他们的项目成果,展示他们的毕业生回乡后创造的业绩。令校长们喜不自禁的是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为基础教育的发展增加了动力,使素质教育在农村学校的顺利推行成为现实。英额门中学的罗校长发自肺腑地说,我们学校就是借了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光,才从薄弱初中跻身到省标准化农村初中行列的。县教委主任宋显军说,实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不仅没有影响文化课教学,相反,这几年我们的中考成绩越来越好,在整个抚顺市名列前茅。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也给清原教育发展带来了良性循环,增强了教育自身的实力和活力,使教育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以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清原县先后推出了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方案、中小学教师聘任量化考核实施办法、农村中小学教育结构布局调整实施方案、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教育改革方案,全面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为全县教育事业带来了蓬勃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697名中小学教师被转岗分流,约占全县中小学教师总数的15.5%,总计节约教育经费43.2万元。全县有3785名中小学教师经过竞聘择优上岗,491名学校中层以上领导经过竞聘走上学校领导岗位。从1998年到2000年,全县加大中小学布局调整力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三年间建立了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合并撤消学校37所,盘活资金130多万元。
如今,在清原县,农村初中真真正正地发挥了培养人才的育人功能,校园经济的创收功能,农业科技的传播功能,农业技术信息的服务功能,精神文明建设的辐射功能。面向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面进步,清原的教育改革正向着让学生“升学有基础、务农有技术”的农村教育培养的目标不断前进。
龙岗山,还是那座龙岗山;浑河,还是那条浑河。观念的转变促进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促进了教育与经济的结合,从而使生活繁衍在富饶而又贫穷的黑土地上的清原人走出了依靠农科教结合,发展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康庄大道!
这是黑土地的呼唤,这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