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国学:继承还是放弃
2002-04-12    主持人 刘声

字体大小:

  4月6日,北京市首家国学馆——安定门国学启蒙馆正式开馆。该馆由中华孔子学会会长、93岁高龄的国学大师张岱年担任名誉馆长,招收的38名弟子都是4岁至6岁的儿童。在位于孔庙的这家国学馆内,孩子们将学习《弟子规》、《论语》以及古代乐曲、古代拓字术等能够展现中国礼仪之邦风采的传统启蒙课程。几乎在同时,以培养国学大师为目标的武汉大学国学试验班开班。而早在8年前,北京大学就开始尝试的“文史哲学综合试验班”,却因效果不理想而低调结束。在一个高科技的信息时代,面对国学,我们是该继承还是该放弃?

  沙龙在座:

  胡先生 外企项目开发部经理

  蓝女士 高校教师

  谢 薇 宁夏广播电视报编辑

  小 张 大学生

  郭国庆 博士生导师

  ●胡先生:我并不认为,那些4年内要学好两门外语、计算机和互联网等现代科技的国学班学生,会多精通国学。对于这种嘴上追求“专业”,实际效果只能“蜻蜓点水”的国学班,会不会到头来误人子弟,浪费教育资源?

  国学教育作为一种基本素质培养,在我国稍微有一点知识的家庭早已普及。一般家庭,父母会在孩子小的时候,让他们背背唐诗、三字经,进行中国文学、史学的启蒙教育,陶冶情操。所以说,除了专门搞研究、做学问的专家外,社会上大可不必兴师动众搞什么“国学班”,还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这种作法,很可能会培养出一群半吊子“国学精英”。

  ●蓝女士:如果让我去学“国学”,我不干;同样地,如果让我的孩子去学“国学”,我也不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做人的底线,凭什么把我自己不欲的东西强加给孩子?当然,我希望自己和孩子都能够有“儒雅之风”,但是文明的养成,不是在死文化里可以浸泡得来,而要在活文化里碰撞产生。

  说实在的,我对《弟子规》、《论语》此类“展现中国礼仪之邦风采”的“传统启蒙课程”敬而远之。我更希望我自己和孩子都接受更加充满科学和民主智慧的“现代启蒙”。因为我相信,一个人彬彬有礼的高尚修养,更加得益于平等、自由观念下的现代文明的滋养,而不是基于训诫和靠繁文缛节的“礼仪”支撑的等级观念和等级制度支配下的敬畏。

  去掉一切繁文缛节,活得简单些也轻松些。文明是要让人轻松,不是要让人累。

  ●谢薇:这几年,人们一窝蜂地让孩子学钢琴、学外语、学电脑,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倒是没有人再理会了。也许随着时代的发展,再让孩子们去啃那些生僻艰涩的“之乎者也”,似乎也没什么必要,毕竟时代不同了。但是,国学对于提高文学素养,培养人的文学气质大有裨益,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作为一个母亲,我想说,学习国学,关键是学习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这种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千万别再一窝蜂地学国学!抢救国学,也不能逼着孩子们硬学,那会像全民唱京剧一样可笑。

  ●小张:我现在记得的唐诗,大部分是小时候母亲教给我的。我们这一代人是看着各种卡通片、漫画书成长起来的应试教育高手,国学的积累实在有限。从我个人成长的经历来说,从小进行国学教育非常必要,而且贵在坚持。国学的学习是一种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唐诗宋词就能涵盖的。它是一种文化底蕴,一种对传统的继承,学几篇古文,背几句诗词,都还是表面的东西。但是,现在有一种矛盾,就是国学并不能带给你生存的必须,一个连文章都写不通顺的软件高手,远远比一个满腹经纶的未来“国学大师”有前途。作为一个年轻人,你是去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还是去面对子史经集读古书?

  ●郭国庆:以儒学价值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重人伦、求和谐、盼安定,对于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营造学习中华文明的氛围,从而使年轻一代领悟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为日后成长奠定好的行为规范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激烈市场竞争方面,深入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很有必要。因此,国学热的兴起,具有其特殊的意义。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瞭望》:教育不公追问政策调整
· 给未来建一个支点
· 结合实际促教育发展 扎实推进高校教育
· 容县推进城乡公平教育
· 教育热点成高校先进性教育着力点
· 注重分类指导 体现和谐教育
· 支援山区教育 全国各地志愿者纷赴琼中县任教
· “以县为主”难解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饥渴”
· 宁波着力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
· “内”“外”结合才是出路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