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离今年高考仅剩10来天时间了,很多学校已经或者即将给考生放假,考生的复习阵地由学校转移到了家中。那么,考生在家中怎样更有效率地作最后冲刺?怎样使这10天时间发挥最大价值?带着这些问题,笔者采访了一些高三老师、高考过来人、考生家长和心理医生,他们就这10天的复习计划、心态调整、作息时间和饮食等给今年的考生提了一些建议。
复习:制订复习计划,基础为主,做题为辅
小王(浙江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现在回想起来,考前10天对我高考的成功非常重要。我最大的体会就是一定要制订一份适合自己的“10天复习计划”。
在家学习,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因为不像在学校那样有人管着。所以为了充分利用这10天,放假之前我就针对自己的复习进度和具体情况制订了一份详细的计划,每天完成什么任务,几点起床,几点到几点复习哪一科,复习什么资料,几点中途休息,几点睡觉等等,都作了明确规定。甚至我还计划好了中途休息的方式,例如画画、唱歌,这些都是我平时最喜欢的休闲方式。我把计划书贴在书桌的显著位置,严格遵守。
那段时间我过得非常充实,也很快乐。一方面,计划可以保证复习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有了事先精心的计划,复习起来不会丢三落四,也不会由于担心自己复习不完而焦虑。中间我还能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心情是很愉快的。一定要注意:计划制订出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它,但你不能不遵守它,让它像你的老师那样监督你,像你的朋友那样陪伴你。
小董(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生):最后阶段的复习要“几手”都要硬,不能专攻一门。我高三的时候很多同学在最后10天专攻自己平常比较差的一两门,其他的科目他们觉得是自己的强项,根本不去看了。还有很少的一部分同学,专攻自己的“强项”,把“弱项”舍弃了,觉得反正怎么复习都那样,这么短时间不会再有提高了。成绩出来以后,他们的总成绩都不是很理想。
我自己的经验是,这阶段要全面复习,有所侧重。不管哪个科目,如果不去复习,成绩都有可能下降。在学校的时候可能不觉得,因为尽管你自己没有安排某科的复习时间,但学校每天给每个科目都安排了复习课,复习实际上都没有中断。所以,回到家里,也要注意各科同时复习,制订学习计划的时候各科都要有安排,但是要有重点。我们的目标是让好的更好,不好的好一些。只抓好的和只抓差的都是不科学的。
白老师(北师大附中高三历史教师):以前很多同学在最后冲刺时都存在误区,他们或者认为这段时间只看书本,或者认为只做题目。我认为科学的方法是把二者结合起来,以课本知识为主,以练习为辅。同样的内容可以变幻出很多的题型和角度,不变的是基础知识,所以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才是根本。这阶段基础知识的复习要侧重宏观方面的,注重知识体系的特点,而不是一些零碎的知识点。但这并不是说不再去做题目,因为应试技巧是有惯性的,不要把考试的习惯中断。我建议适当地做一些模拟题,不要把习惯遗忘。
小朱(清华大学环境科学系学生):这阶段学习主要是一个考前归纳总结的过程。我建议不要做大量的题目,因为题目会使思维变得狭窄,尤其是不要去做那些偏题、怪题。可以看一些典型题目,把它们的特点了然于胸。
心态:保持状态,莫太松弛
白老师(北师大附中高三历史教师):我的经验是很多学生刚刚回家复习的时候都不会很紧张。要警惕这种心态,不要让自己太松弛,这样会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复习迟迟进入不了状态。到考试前一两天的时候,很多同学开始紧张了,典型的表现就是睡不好觉。我觉得其实也不用太担心,家长也不必在孩子睡不着的时候急得无所适从,实际上考前焦虑很正常。我有很多考前曾睡不好的学生高考成绩也很好。
王女士(女儿就读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在我女儿考前的10天里,我努力做到家里一切正常。和女儿交谈的话题和从前没有很大改变,我和她爸爸也照常上班。因为我女儿学习很自觉,不用我来督促,我觉得如果我请假在家陪她,反而会影响了她的注意力,影响她的复习。我只是尽力在饮食方面动了些脑筋,同时让她晚上早点休息。
陈先生(儿子就读于宁波大学):我在儿子高考前10天专门请假在家“陪读”。我的儿子比较贪玩,自觉性很差,我们不在家他还偷偷看电视。所以我留在家里,根据老师的建议给他制订了学习计划,每天督促他完成。事实证明还是很有成效的,他那时候成绩不是很稳定,最后考取了重点大学,我觉得和那10天的扎实学习是分不开的。所以我觉得对于这种自觉性较差的孩子,家长就得花点时间和他一起冲刺。
作息:劳逸结合,把兴奋点调整到考试时间
李子勋(中日友好医院心理医生):很多考生以前有白天睡觉、晚上学习的习惯,在这阶段一定要注意调整自己的生物钟。高考的考试时间安排在上午和下午,所以考生要力争使自己的兴奋点与考试时间相对应。在这一阶段,考生要注意晚上睡觉不要太晚,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早上也不要多睡懒觉,确保一上午都精力充沛。睡午觉也很重要,午休是下午精力旺盛的保证,但时间不要太长。
白老师(北师大附中高三历史教师):我觉得这阶段要注意用脑卫生。我不主张学生用很长的时间连续复习一门功课,特别是文科这些记忆性强的科目,常常是前面一段时间很有效率,后面一段复习效果就差了。我认为一个科目复习了一定时间之后,就要适当换换科目,这样可以调动大脑的不同部位,不会造成某一部位的过分疲劳,学习也就有效率一些。
小张(北京大学地理科学系学生):不要忘记劳逸结合。这段时间不能没有体育锻炼。在学校的时候我们要上体育课,做课间操,可是回到家里很多同学就忽视了锻炼,甚至一些家长不让孩子去运动,觉得耽误了复习。实际上这是不科学的。
我最后10天在家复习的时候,我父亲每天下午5时都要叫我去打40分钟左右的乒乓球。每次运动回来我都觉得人精神了很多,晚上的学习效率也高了。后来我问爸爸奥妙在哪儿,他说我学习了一整天,脑压过高,学习效率逐渐下降,稍微活动一下,出出汗,脑压减轻了,体力也恢复了。但要注意运动不要太剧烈,不然过度疲劳了就会事与愿违。
饮食:吃七八分饱,不要吃热量太高的食物
李子勋(中日友好医院心理医生):每天不要吃得过饱,最好是七八分饱的样子,这样既不容易饿,也可以保证精力旺盛。吃得太饱,身体负担过重,血压升高,人容易疲倦。另外,考生家长备餐的时候,注意选择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营养含量的均衡,不要吃热量太高的食物。考生在家注意水要喝充足。
白老师(北师大附中高三历史教师):家长在这段时间要对孩子的饮食多关注。有些孩子吃方便面或是乱吃些东西,营养跟不上不说,夏天很容易腹泻。
小陈(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很多考生在临考期间胃口都会不大好,这是很正常的,家长不必为此太担忧,考生也不必强迫自己像平时一样吃东西,只要不至于饿着或营养不良就好了。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清淡、开胃的食物,不要太油腻,最好不要吃煎、炸食品。从我和我同学的经历来看,没有人因为营养不良而影响高考发挥的,倒是有同学吃了火气大的食品而导致咽喉发炎、发烧最终影响考试发挥的。
采访中,还有不少“过来人”说,放假后他们并没有在家复习,因为家里诱惑太多,无法安心学习。学校教室、图书馆等地方成了他们的首选。其实,正如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一样,也没有“放之众人而皆宜”的复习阵地与方法,一位成功的“过来人”的体会是:“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