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当记者经过贵阳市某中学时,看到该校学生正随着广播体操的音乐在做体操。但仔细一看,不少人做得并不认真,伸手、踢腿、弯腰、跳跃等动作都不到位。一些学生还把手放在兜里,一动也不动地站着,这样的情况在记者所到的几所学校都存在。课间操似乎已流于形式。
1951年11月,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公布推行第一套广播体操,50多年来,广播体操不断改进和发展,目前已有10套少年儿童广播体操。但近日记者在贵阳市中小学采访时了解到,短短几十分钟的课间操,却不能再引起学生的兴趣。
“课间操真的没意思,大家都不喜欢做,但学校又要检查,同学中认真做到位的没几个,大多数人都是象征性地做一做,有的同学还利用课间操的时间到外面吃东西呢!”等做完操以后,记者随机采访的几位学生如是说。
“天气越来越凉了,做操后可以调节一下大脑,活动活动手脚,不好吗?”记者又问道。
“做了没什么效果,还不如不做。”学生们噘着嘴说道。
课间操不仅是学生的事,监督学生做操是班主任每天的一项重要工作。记者看到,从音乐响起的那一刻,班主任们就在为整理队形、检查人数忙着。并且,各学校为了监督做操的质量,不约而同地都制定了规章制度和检查手段。
虽然监督是严格的,但对于整齐划一的课间操,学生们的兴趣越来越淡了。目前有些省、市的一些学校已经把单一、固定的课间操变成多套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做操,但受体育场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贵阳市课间体育活动还只能以课间操为主。
“课间操长期固守一种方式,比较机械化、模式化,限制了学生个性,学生被动接受,所以就出现学生在做但做得又不到位的现象。”贵阳市教科所体育教研员尹忠老师说。
有专业人士认为,同样一套操一做就是几年,学生难免感到单调乏味。但同样是课外体育活动,许多学生玩起篮球、乒乓球、足球来,无论严冬酷暑、刮风下雨都兴趣盎然。
采访中,有教师建议适当改变课间操的形式和内容,根据季节、气候、学生人数、学校场地设施等情况,结合学生兴趣,采用合操、分操、自由操、课间体育活动、课间跑步等多种形式,并适当扩充课间操的内容,增加舞蹈、韵律操等活动,让学生施展个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