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的北京海淀展览馆成了“快乐的科学”园地。“第23届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开幕式一结束,数百位中小学生就迫不及待地拥入展览大厅,争相观看各学校同学们奇思妙想的创造发明。
快乐科学结出累累硕果
记者看到,背着笔记本电脑参展的同学一进场就迅速地安置电脑、数码摄像机等仪器设备,然后站在自已的展台前,有些紧张却又勇敢地为陆续走到面前的观众讲解自己的发明。
北京平谷区小学二年级的张宝旺是参展年龄最小的,他发明了新型晾衣架;北师大二附中高一的张万子同学制作的仿生电子蛇,在展览中被北师大国家实验室的一位导师看中。
从植物学的“为什么到了夏天穿的越来越薄,而大树却穿上了厚厚的绿衣裳”,到社会科学的“城区常见诈骗手法及防范措施”,以及环境科学的“对火车上大小便直排铁道影响环保的调查”等课题,可以看到出,学生们的兴趣各有不同。
科学创意来自对生活的细心观察与思考。平谷三中的张妍等同学做的“波尔山羊改良本地山羊的研究”课题,是受奶奶家山羊品种不好,农村生活落后的启发,希望通过自己学习的生物遗传与变异知识,帮助家乡改良山羊品种;奶嘴式的残疾人鼠标,可用舌尖来控制,这是一位电子学校的中专生玩电脑游戏时萌发的创意。
24万中小学生参与了此次科技创新大赛,人数比去年多一倍。展出的266项科技作品和30组机器人,是从824项参赛项目中选出的,包括数、理、化、生物、天文以及计算机、工程学等13个学科。
快乐背后的艰辛
欢乐科学的背后隐含着艰辛。据张万子的指导老师介绍,由于课业繁重,该校报名参加机器人科技小组的同学极少,另外,动手实验很具挑战性,不少同学畏难。而经过一年多的创新学习,张万子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和交往能力明显提高,现在班里有什么事都找他。
累,是孩子、家长和教师发自肺腑的一声叹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从孩子个人兴趣和能力出发的课外科研,所需专业知识的深度和知识面的广度相当一部分已超出学生所学内容,如天文、电子计算机、物理等一些课题直接是由天文学家、大学教授指导的,用“快乐科学”来形容则显得难载其重。
接受“快乐素质教育”观念的师生及其家长,谁都无法逃脱高考指挥棒的操纵。张万子的父母就曾对孩子牺牲休息日,投入大量精力搞创新抱有疑问。作为指导老师,也同样承受着正常教学与指导科研的双重压力,大都放弃了休息日。科研指导队伍不稳定
中国科技馆第一任馆长、此次大赛评委之一的张泰昌先生,曾在1982年担任中国科协青少年部部长时,组织了北京青少年创新大赛。他对今年的大赛评价是:“总体水平下降,特有创意的发明不多。”他指出,一些学校对创新的理解有误区。其一,仅仅把创新看作是专利技术的发明和转让,这其中不免有利益的诱惑;其二,只追求高精尖的科技创新,忽略身边科学;其三,把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
张泰昌先生说,好的创新应该是让人一看就明白,简单、灵巧;其次,创新应当是人性化的,包含有美学、艺术性在内,富有情感,让人一看就喜欢。
造成创新水平不高的原因,他认为是目前教育机制所致。各区县创新指导教师队伍不稳定、发展不平衡,碰到明智的校长或教师,能跳出高考怪圈,该校发明创造就搞得好;一旦这个校长或教师退休,创造水平就明显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