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万众瞩目的高考即将举行,语文作文向来是热点话题。近年来,对语文教学的批评不绝于耳,一波又一波争论让人担忧。“救救语文教育”是近年来不少学者的共同呼吁。到底我们的语文教育出了什么问题?在应试背景下,语文教育的出路何在?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山东大学文科一级教授、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
民国教育胜过当前?
借鉴民国时期的语文教育经验是应当的,但拿民国语文作为标杆却大可不必,语文教育的改革还得适应现有的社会需要,面向未来。
在 “吐槽”当前语文教育的弊病时,不少人拿民国时期的语文教育相比较,认为民国时期语文教育成效显著,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十分到位,古文功底普遍扎实。
对此,温儒敏认为,民国时期现代的教育体制刚建立,有较多的办学自由,办学上容易形成各自的个性,也培养出不少“国学”大师。那时的语文教材大都是个人编写,如《国文八百课》等,自主性很强,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很有特色,值得借鉴。
民国时期语文教育刚脱胎于传统,学生的所谓“国学”底子自然都比较厚实。另外,民国时期能上学的人极少,国民大多数都是文盲,那时主要是精英教育,当然要比现在的语文教育水准高。现在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所有人都能上学,是公民普及教育。如果从“普及”的角度看,现在的教育包括语文教育的成就又远远大于民国时期。
温儒敏还强调,现在学生要学的东西比民国时期增加了很多,英文、计算机等占用相当多的时间,不像民国时期学生那样专注地学语文;加上这些年急功近利思潮的影响,学生读书越来愈少,自然总体上语文水平又比不上民国时期。
因此,借鉴民国时期的语文教育经验是应当的,但拿民国语文作为标杆却大可不必,语文教育的改革还得适应现有的社会需要,面向未来。
应试就要拒绝“闲书”吗?
语文教学的效果好不好,很大程度上要看是否培养了阅读的兴趣与习惯。培养阅读兴趣,也是培养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这是为学生的一生发展打底子。
日前,中山大学2013年自主招生中,广州一位高三学生脱颖而出,面试考官称其“达到中文系本科生阅读量”。而该生却认为:“只是大家不读那么多书,才显得我好像与众不同。”
只读教科书,不读“闲书”是许多家长及学生信奉的理念,而现实却“事与愿违”,恰恰是多读闲书的学生脱颖而出。
如何看待这种反差?
温儒敏认为现在无论教师还是家长为了面对中考与高考,大多都不太赞成学生读“闲书”。这种偏向是错误的。只熟习教材和教辅,课外阅读“闲书”少,没有阅读习惯的,即使考试成绩不错,考上大学之后也可能还是高分低能,视野窄,思路不太开阔。温儒敏曾在北大本科一年级新生中做过调查,发现凡是喜欢语文,形成了阅读习惯的,都是课外阅读量大、知识面广,读过很多“闲书”的,这一部分学生思想一般比较活跃,整体素质也高。
“闲书”指的是学生选择的课外书,包括某些流行读物。读“闲书”可以引发阅读兴趣,不要因为考试而扼杀这种兴趣,更重要的,这是学生的“语文生活”的重要部分。如果教师和家长能藉此与学生对话,那么语文阅读教学便可能别开生面,并可以事半功倍,大大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应试教育还不可能完全取消的情况下,除了“为中考和高考而读书”,适当保留一点自由阅读的空间,让学生的爱好与潜力在相对宽松的个性化阅读中发展。反过来,人文素质高了,也是有利于考试拿到好成绩的。
温儒敏认为,语文教学的效果好不好,不止是看课内或考试,很大程度上要看课外,看是否培养了阅读的兴趣与习惯。语文课培养阅读兴趣,也是培养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这是为学生的一生发展打底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