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关注】
编者按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将大学语文从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引发争议。一方面是关于汉语失落了的抱怨,另一方面则是力挺大学进行改革。大学语文不再位列必修课不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首创,事实上,早在几年前,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很多高校就将其改为选修课。大学语文,究竟应该何去何从?我们选编了3篇代表不同观点的作者投稿,以及国外大学的做法,从多种视角来观察这一争议,从而得到明晰。
《大学语文》这门公共课程在大学里遭遇尴尬已经很久了。比较普遍的反映是:教师不大愿意教,学生也没兴趣学。与之相应的是学生的语文素养日渐低下,学生的习作满篇错别字,能够熟练、准确、得体地使用汉语的学生,渐渐稀少。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将大学语文改为选修课,引发争议,最普遍的担心是大学语文的边缘化——中高考升学考试中,由于考生的语文成绩比较趋同,英语、数学却可以拉开大距离的分差,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教学自然出现偏差;大学教育中,大学英语是必修课,大学语文却成了选修课;就业市场中,英语娴熟的学生拥有更强的就业优势,而具有“文化母体”的语文则不适用于效用利润最大化的市场原则。
11月12日,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处长洪大用回应称,调研显示,大学汉语课程存在定位不清晰、师资不均衡等缺陷。对大学汉语进行课改,是为了强化大学母语教育,且以加强能力、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为主要目的。洪大用称,大学汉语课改是该校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的内容之一,其实,还有一系列配套措施——将改革后的大学汉语课纳入通识教育大讲堂课程群;开设51门原著原典选读课程群;要求全校学生必须在课外阅读至少20本文化经典,并建设分类指导的基础技能强化类课程,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技能;组织阎连科、刘震云等文学院作家群开设“作家谈写作”系列公开讲座,并建设“大学生写作指导中心”,由专业老师开展个性化写作指导。
综合分析人大的回应,我们有理由期待理想的语文素养会渐渐回归,学生的阅读力、思考力、分析力、表达力的建立,亦指日可期,最值得欣慰的是,人大此次教改,是针对着大学汉语课程存在定位不清晰、师资不均衡等缺陷而行。而要求全校学生必须在课外阅读至少20本文化经典这一条,最富于想象空间,可以认为这一硬性规定是在“强化母语教育”,因为汉语言文字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她创造并维系了可以与任何一种文化媲美的民族文化,她是一个活体,通过对文化经典进行阅读的感染,可以创造性地重塑我们的精神领域。有了这个前提,强化语文教师的国学功底,亦将水到渠成——意识到了大学汉语课程定位不清晰的缺陷,自然就会在定位清晰上下功夫,意识到了师资不均衡的缺陷,自然会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均衡师资。若中国人民大学藉此将大学语文改为选修课的机会,将所得经验大加推广,使大学语文教学中阅读经典的教学方式得以圆熟,则大学语文教学的格局会出现全新的气象——可以预言,倘若学生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能够学习到从整体的思想深度上把握一部作品,并掌握作品的多维度结构,其在大学教育中的所得将受益终生。
另外,人大此次教改,强调以思维和写作为核心,意欲使大学语文走出“欣赏与解析”的传统套路。课程不是母语范本的赏析,也不是简单的语言技巧训练,而是将思维和写作能力的培养紧密联系在一起,重在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可以说切中了当前语文教育的要害,值得期待。
总之,关于大学语文教育,我们应该超越选修必修之争,努力废弃“谁更有用”的对比取舍,而是回归到大学语文教育如何做,才能对人的成长最具价值性,因为,只有在保有价值理性上进行合理的设计,才有可能拒绝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蚕食。也因为如此,关注改革的内容,比关注改革的形式,更为重要。(王玉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