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择校退烧,公平升温
2017-10-26  人民日报  张 烁

字体大小:

  北京市义务教育盘活存量、推进增量,着力促进入学机会均等——

  择校退烧,公平升温

  “考卷一起出,上课一起上。”原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与二龙路中学是两所独立的学校。如今,两校学生统一编班。“二龙路中学100多名教师被整合进了实验中学的教研组。”二龙路中学语文教师杨艳芬说。

  作为一个拥有2100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和中国的首善之区,北京教育改革的一举一动备受瞩目。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教育系统从优化供给结构发力,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从取消“共建”、计划入学、严格监管到九年一贯对口直升、优质高中名额分配比例逐年递增到50%且一般初中校提前3年“校额到校”,通过招生杠杆引导义务教育资源均衡的方式方法纵横交错、全面打通,“机会均等”正在推进并不断扩大。

  截至2017年4月,北京共有中小学教育集团158个,逾80%的中小学通过纵向贯通、横向联手等方式,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重组。2016年,北京小学、初中就近入学比例分别达94.5%、90.68%,创下历史新高。

  从“16种择校方式”到就近入学逾90%

  “择校热”,在北京曾有多热?3年前,有家长这样总结北京的“小升初”:共建、占坑、奥数……足足列出了16种。

  “高烧”背后,是盘根错节的利益格局,敢不敢向权力开刀,则成为能不能给择校“退烧”的关键。“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一定会触及一些群体的利益。但如果我们瞻前顾后,不敢碰硬,不敢打破利益格局,改革必然难以取得突破,只会引发群众更大的不满,最终不利于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宇辉一针见血。

  怎么破局?北京鲜明提出,要以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大和重组为杠杆,撬动公平与均衡问题的突破,推动破解无序择校的顽症;以入学改革和考试评价改革为杠杆,撬动素质教育与减负问题的突破,带动首都基础教育在更高起点上促公平、提质量、增活力。

  蓝图渐渐清晰。2014年,北京铁腕取消“共建”,特权入学的重要通道被堵住。同时祭出15条“禁令”,严禁学校违规提前招生和点招学生,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奥数考试成绩、奖励、证书等作为学生入学的依据,名校“掐尖”的念头被遏制。

  小升初“拼娃”,孩子为什么这样苦?很大程度是因为迎合名校“掐尖”,被绑在了“特长生”的战车上。为了规范特长生入学,一场阻击战步步展开:2014年,大幅缩减体育特长生招生计划;2015年,减少市级的艺术、科技类比赛,让特长生培养降温;2016年,要求“小升初”各区招收特长生应降至招生总数的5%以内;2017年,要求“小升初”各区招收特长生应降至招生总数的4%以内……

  “北京教育改革最大的变化是实现了就近入学,破解了持续十几年让人无奈又悲观的‘小升初’乱象,这非常了不起,可谓力挽狂澜。”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表示。

  “多校划片”落地,“过道学区房”被禁

  “我家现在对口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可要是今年6月30日之后才拿到房产证,同样的房子,将对口樱花园实验学校、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对外经贸大学附小3所学校。”家住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北里的王女士告诉记者。

  “往年仅有个别片区、学校‘多校划片’,今年北京参与‘多校划片’的学校数量和区域大幅增加,包括西城、东城等热门区的热门校。”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道理很简单,如果一个房子不再与热点校“一对一”,还会被炒作得“价格上天”吗?

  “过道学区房”也被点中“死穴”。“今年3月,北京市教委会同市规划国土委、市公安局等部门,明令强调过道房一律不能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不准上户口、不作为入学资格。”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一些区的要求甚至更加严格,如海淀区教委提出,“租住违法建设房屋、办公用房、地下室、多人合租等情形,违反国家和北京市房屋租赁规定租住转租的公租房、保障性住房、军产房等情形的,均不得作为入学资格条件”。同时,“一套房产6年内只满足一个符合条件的儿童入学”,也成为部分区的惯例。

  “买了房子不去住也不再可行”,该负责人强调,今年,北京市强化部门联动审核,区教委联合街道、公安、学校等相关部门共同审查入学资格,“重点对过道房、车库房、空挂户等情况进行核查,凡不符合实际居住条件的,均不得作为入学资格条件”。

  “多校划片”在很多区迈出了实质步伐。在朝阳区,以今年6月30日为限,当日之后取得的不动产权证书所对应的实际居住地址,将不再只对应一所学校;在丰台区,以今年9月1日为限,购置“二手房”的房主,其子女将逐步通过多校划片派位方式入学;在西城区,符合入学条件的单位集体户籍适龄儿童、按本市户籍对待适龄儿童、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根据学校学位情况,通过多校划片方式在全区范围内派位入学……

  如果面临“多校划片”,孩子将会“摇号入学”吗?对此,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一种误解。“多校划片的实质和操作方式是统筹两所及两所以上的学位资源,包括优质资源,根据个人需求和志愿进行统一公平分配。对完全符合学校单校划片条件的,依旧采取‘单校划片’;不完全符合、入学条件不完全具备,应当就近入学的,实施多校划片。”那么,什么叫“不完全具备”?该负责人解释说,这将由各区根据学位供给情况和户籍、房产、居住年限等因素制定相应的办法。比如,随着学位逐渐饱和,对户籍、房产、居住年限等因素的要求和审核将越发严格。

  如何保障学区划分透明、电脑派位真实可信呢?记者了解到,从今年起,北京统一使用市级“小升初”派位系统,每名学生的入学途径将被精准监控。

  城区即将新增25所优质小学或九年一贯制校

  治理“择校”,如同大禹治水,有堵还要有疏。从老百姓不能“择校”,到老百姓不想“择校”,其间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久久为功。

  “就是要通过加强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调整和分配,引导资源过于集中的学校扶持资源薄弱的学校,使生源、师资、教育经费投入等重要资源配置指向教育公平、均衡。”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李奕指出。

  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北京各区各有高招:海淀区在北部筑巢引凤,新建了一批名校分校,在南部通过教育联盟,让优质校整合薄弱学校,快速做大优质教育资源“蛋糕”;东城区推行“学校深度联盟”,由名校牵头组建教育集团,通过干部教师跨校交流、以街道为单位划分学区等方式,进一步平衡校际差距;丰台区以龙头校为主组建教育集群,构建集群内学校既自主又合作的“1+N”教育共同体,推动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一些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区,则把目光投向主城区。通州将与东城、北师大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师生交流、跨区选课和战略研究、质量监测;怀柔、延庆继续与主城区优质校“手拉手”,怀柔所有学校与西城区优质校对接……从2012年至今,北京相继建成了65所城乡一体化学校,有力地推动了主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远郊区辐射。

  近年来,北京传统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的“峰”继续增高,教育资源相对薄弱地区的“谷”加速抬升:通过学区制、教育集团、集群等方式增加优质学位,横向扩展优质教育资源;通过新建九年一贯制、对口直升、名校名额分配等方式,纵向贯通学段,供给公平入学机会;通过整合基础教育、职教、高教及社会资源,联手中小学与高校、教科研及社会机构,跨界协同创新、催生新型优质校。

  记者注意到,2017年义务教育入学工作意见中,“市级统筹”首次亮相,“两三年内城六区新增一批优质学校;支持城六区帮助远郊区一批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具体而言,2017年,城六区每个城区至少选3所普通校和优质学校合并或集团化办学;两三年内,在城区新增25所优质小学或九年一贯制学校,把辖区内最薄弱的学校并入优质教育集团或与优质校深度联盟。2017年,城六区还启动支持近郊、远郊区办学,帮扶15所薄弱校,城近郊区、重点项目和人才密集地区也将新建10所优质学校。

  先做大“蛋糕”,再分好“蛋糕”。“北京市在促进义务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出了一条适合特大城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道路。”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评价道。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北京化解“择校热” 小学就近入学率达94.50%
· 52名高中生毕业证无效 学校曾收择校费承诺有学籍
· 各国择校观:你知或不知,大学的梯度就在那里
· 择校治理成效明显 满意度喜忧参半
· 两会热点:择校,有解还是无解?
· 江苏南京:倒逼机制降低择校比例
· 小升初择校“重灾区”咋样了
· 教育部"组合拳":在"择校冲动"强烈城区推多校划片
· 教育部:在“择校冲动”强烈城区推多校划片
· 教育部部长谈择校:“坚持抓,择校问题会解决”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