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召开部分大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调研座谈会,这离2014年初教育部给19个大城市定下“100%的小学实现划片就近入学、90%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的要求过去了一年多。一年多来,这19个择校“重灾区”任务完成得如何,交出了怎样的答卷?座谈会上,各地相关负责人谈了一年来所做的工作。
做大优质资源的盘子
“择校问题不能一禁了之,不能让学生就近‘拉倒’,还得就近上好学”。在座谈会上,北京市教委主任线联平点出了均衡的核心问题。
在推动均衡上,北京在增量上下功夫,用线联平的话说,“利用增量带动理顺利益关系”。
线联平介绍说:“首先是横向联手增加优质资源,通过对外引进名校办分校、城乡一体化学校、‘教育集群’等方式拉动区域优质资源广覆盖;其次是纵向贯通培育优质资源,通过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九年一贯对口直升等方式为普通学校成长提速;再其次是统筹协调拓展优质资源。”
优质资源的“大饼”如何做到辐射带动,而不是被摊薄?天津市把中心城区45所优质初中(包括市教委直属学校的初中部)全部划入学区片内实行划片入学,并通过内部挖潜,合作共建,学校联盟等多种方式,使原有的优质资源不断扩大。
教师、校长交流轮岗一直是均衡的重点和难点。天津市教委印发了《关于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的意见》,指导各区县结合实际,采取学区内流动、教育集团流动和新入职教师流动等多种方式,形成了教师流动的长效机制。
今年,重庆市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试点区县交流比例达10%,骨干教师的交流比例达到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