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农村基教
5名老师相加超300岁 农村教师为何留不住?
2011-04-25    半月谈网

字体大小:

  离开还是留下?在皖北乡村做教师的年轻教师经常会面临这样的纠结。

  乡村凋敝,学校凋零。一幅幅凋敝凋零的画面不断袭来,不独皖北乡村的基础教育现实不容乐观,其他乡村的基础教育同样令人心痛和辛酸。

  青年教师不愿意呆在乡下,不得已也是多数在“走读”。乡村教职不过是他们一点也不喜爱的饿不死的饭碗而已。

  年轻教师能留下来踏踏实实地教书,就很不容易了

  4月7日傍晚,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王庄中学教师黄媛接回在镇上幼儿园上学的女儿,准备回家做饭。27岁的黄媛带着女儿住在学校的教师宿舍里。去年,她辞去了在江苏一所私立学校的工作,通过固镇县教育局的统一考试,成为了王庄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她的婆家在固镇县城,一到周末,她就得赶班车回去,丈夫在外做生意,孩子和公婆都由她来照顾。

  “在这里当老师,比较稳定,但也清贫。”黄媛说,自从她做了老师,丈夫就开始经商,希望能多赚点钱。

  王庄中学是镇里目前唯一的中学,全镇孩子都要在这里完成初中的课程,高中则要到县里就读。从王庄镇到固镇县城大约有40分钟的车程,这里的老师只能一到两周回一次家。全校65名教师,年龄40岁以下只占到40%,校长胡新云觉得这些年轻教师只要能留下来踏踏实实地教书,就很不容易,学校门口的滚动字幕上写着他的“名言”:“认真就是水平,负责就是能力,落实就是品质”。

  青年教师缺乏的问题在小学更加明显,王庄镇中心校校长任青山说:“141名在职老师中只有30%是40岁以下的,其中一个教学点,5位老师加起来有300多岁。”据介绍,王庄镇中心校统管王庄镇内的10所完整小学和一个只有一二年级的教学点。

  小学教师老龄化问题严重,年轻教师又难以留住,任青山说:“2000年前,县里统一分配老师,并将一批民办教师统一转正,之后直到2008年,县里才又开始统一分配老师,这两年,我们这里来了20多位年轻老师,教师紧缺的问题缓解了不少,但要留住这些青年教师也不容易。”去年有个姑娘,考试通过了,分配到村子里的小学,她父亲带着她来看了一下,嫌从学校回家太不方便,人就没来报到。

  对于不少在当地教书的老师来说,同样面对这样的难题:离开还是留下。王庄镇是全国闻名的“花生之乡”,王庄一小学校旧址曾是明清时候的驿站。现在这所学校已经搬到离旧址不远的楼房里,全校有19名老师。吴振柳是这里的一名英语老师,乡村学校英语老师普遍紧缺,吴振柳要教三到五年级的英语课。她的丈夫也是一名乡村教师,孩子今年1岁了。最近她和丈夫在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

  “我们想试试,我丈夫家在淮南,回去当公务员,环境会好些,待遇也能好些。孩子现在小,以后上学还是去市里读好,我妈身体也不好,看病都不敢用太好的药,我们在这里房租每年1500元,孩子奶粉1个月就要近1000元,我一个人每月的工资也就1000多元。” 作为英语老师,吴振柳觉得教学有难度:“农村孩子很多都不喜欢学英语,觉得不好学又没用,有的孩子上一年级的时候,就说以后要出去打工,他们认为打工比老师挣的钱多。”

  小李小学自2008年以来,陆续来了4位年轻教师,学校在教室的后面装上薄薄的隔板,为老师隔出一个小空间,老师做饭、睡觉都要在这里。“我们实在没地方,只能让老师勉强住了。这里距离王庄镇11公里,各种资源都比较缺乏,最近修了水泥公路,有了私人开的班车,好多了。”校长陈志飞说,过去每周他都要骑着摩托到镇子上接老师过来,好不容易有年轻老师来,学校要想尽办法留住他们。

  学校办公室的角落里放着两个旧旧的篮球,桌上的电子琴上已经落了一层土,“没几个老师会弹琴,音乐、美术、体育课都是我们轮着带的。”陈校长说。电教室里锁着一台电脑,两台电视。校长说:“电视、电脑要让各班轮着来看,去年我们这里有了网络,年轻老师有时候从网上弄些东西给学生看,教学内容丰富多了。”电教室的一角堆着几个大纸箱,陈校长拍拍纸箱:“有个企业搞捐助,结果弄来的都是些破衣服,还有些没用的书,学生们根本用不上,只能这么堆着。”

  孙集村小学的赵文娟老师,毕业于阜阳师范学院数学系,在学校既要教数学也要教语文,每周要上20多节课。她的家在城关镇,每次回家先要从村里骑车到镇子上,然后坐班车到县城,再从县城坐班车回家。赵老师今年26岁了,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回家爸妈总会关心男朋友的问题,每天在这里,接触面太窄了,也不容易找。”赵老师说,平时用的东西都要从县里买了带过来,每次从家里回学校都是拎着大包小包,倒车挺费劲的。和赵文娟一起分配来的共有4名青年教师,他们大多是大学一毕业,就参加了县教育局的统一考试,然后被分配到了这里。其中3名女老师同住在一间教室里,床头的桌子上摆着瓶瓶罐罐的护肤品,不远的窗前放着燃气灶和厨具,旁边放着学校唯一的电脑,3个人做饭、睡觉和备课都在这一间屋里。“学校现有条件实在有限,没有教师宿舍,她们只能在这里凑合了。”孙集小学校长冯国云无奈地说。

  王庄中学数学老师李新,上个世纪90年代从固镇县湖沟乡来到这里,妻子也是一名老师,在杨庙镇工作。现在他们已经决定留在王庄镇,并且把父母也接了过来,儿子在王庄中学上初二。对于目前的生活,李新说:“住在学校的宿舍,还是比较方便的,房费也省下了,每月1000多元的收入,生活是够的。每天面对学生,还是觉得挺有意义的,老师这份工作,恐怕不会轻易放弃。”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安居才能乐教 江苏赣榆兴建“里仁居”保障边远农村教师
· 全国人大代表呼吁改善农村教师“阴盛阳衰”状况
· 报告显示:超六成农村教师希望流动到城市任教
· 关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没尊严,哪来教育公平
· 农村教师生活仍清苦 与城市教师收入差距较大
· 出台措施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 农村教师工资低下 难题何时能解?
· 报告称农村教师晋升小学高级比城市多花4.43年
· 全国人大常委会检查组:农村教师队伍亟需加强
· 政策解读: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以农村教师为重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