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
——访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高洪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中小学如何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改进德育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近日,记者专访了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高洪。
记者: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的大背景下,中小学德育如何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实现新发展?
高洪: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关键是“融入”,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具体来说,就是融入各门课程、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以及班主任工作、学校日常管理等具体环节。
记者:对中小学而言,“融入”是个大课题,需要全方位进行。课堂是教书育人的主渠道,在这个主渠道中怎么实现融入?
高洪:课堂教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要把各门课程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资源充分开发出来,把各门课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育人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教育。一是教师对待所教学科的态度,传达的是对工作的态度、对事业的态度、对科学的态度。二是对待不同学生的态度,传达的是对人的尊重、对人的情感、对教育的情感。三是教学内容本身资源更丰富了,德育课要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生活中讲清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引导学生学习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逐步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关内容>>袁贵仁: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
>>“北京精神”课程将成北京市中小学生必修课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推动贫困地区教育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