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笑松 焦小燕
农村幼儿园校车风险的化解不在于车的档次,而在于解决就近入园的问题
当家园距离超过5公里,家长则对于送幼儿入园感到困难
村小附属园、农村民办园和非正规家庭作坊幼儿园是当前农村幼儿教育的实际主体
每当媒体报道农村幼儿园发生的一起起校车事件之后,各种新闻舆论都认为问题出在校车质量和政府投入上。这种“就车论车”的讨论,不能消除我们对下一起校车事故的持续担心。原因在于:农村地区居民集中程度较低,幼儿园经营者为了规模效益必须用班车拉来住得较远的孩子。班车每天往来奔忙,便埋下了事故的隐患。
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让村屯的孩子也能就近入园。那么,目前村屯一级的幼儿园都是什么性质?数量、规模、质量如何?村屯学前教育路在何方?“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生态化研究”课题组在全国28个省区市(不含浙江、北京、上海、香港、澳门、台湾)的175个村屯展开了调研。
村屯幼儿园数量和布局不能满足就近入园需要
农村优质教育资源主要分布在乡镇中心地带。当前各级政府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工作重点是扩大农村公办园规模,尤其是建设乡镇中心园。第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的成效分析表明,在建设乡镇中心园、扩大农村公办园的规模上成效显著,从每个乡镇建成乡镇中心园的比例上看,北京、湖北、安徽、广西等地已达到100%,宁夏、甘肃等地已超过50%。在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中,加快发展公办园仍是发展学前教育的首要任务。
尽管建设乡镇中心幼儿园是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必由之路,但是由乡镇走向村屯却是另一番景象。乡镇中心园不足以解决诸多位置分散且人口密度稀疏的村屯的学前教育问题。
第一,乡镇中心小学的寄宿制模式无法为幼儿园借鉴。因为幼儿正处于情感依恋关系发展的重要阶段,不宜离开家长过寄宿制生活。另外,从社会化角度来看,个体早期尚不宜从长时间脱离一(幼儿)对多(家人)的家庭非正式教育环境中完全进入多(幼儿)对一(教师)的集中教学环境。
第二,如果利用校车接送村屯幼儿往返于乡镇幼儿园,也有许多困难。一方面村屯分布松散,距离遥远,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校车风险。
第三,调查中也发现,有些农村家长重视早期教育,为幼儿入园而举家搬迁进入城镇。但这也不是解决问题之路。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宗旨,是建设宜居乡村,而不是背井离乡地搬迁至资源密集地带。因此,从乡镇到村屯,是发展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必然道路。
本课题组对全国28个省市区的175个村屯的调查研究发现,没有幼儿园的村屯占48.6%。也就是说,接近一半的村屯幼儿家长需要将孩子送到外村或镇上接受学前教育,或者直接不送孩子入园。前者承担交通隐患,后者则放弃接受幼儿园教育。
课题组对村屯中未入园幼儿的家长进行了调查,发现未入园的原因如下:一是主观方面,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功能和价值的认识存在偏差,一些家长认为“家里有人看就没必要去幼儿园”,“孩子吃好喝好睡好最重要”,“孩子在家更自由自在”;二是客观条件方面。其中8.7%的家长认为附近幼儿园质量不高,而28.8%的家长认为幼儿园离家较远。针对那些提到“幼儿园离家太远”的家长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当家园距离超过5公里,家长则对于送幼儿入园感到困难。
正规公办园难以成为村屯幼儿园主体
课题组对于所调查的175个村屯中现有幼儿园的类型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近半数村屯有不同类型的幼儿园。其中,小学附属园和民办园是村屯学前教育的主体力量,非正规的家庭作坊式幼儿园是村屯学前教育的重要补充,而正式的公办园则只占1%左右。
正规公办园难以成为村屯幼儿园的主体,有一定的客观原因。首先,建公办园不只是建筑投资,还需要长期性的投资解决教师聘用和日常运营。第二,在数量众多、人口分散的大量村屯地区兴建公办园,容易造成资源投入的分散。不能重复过去普及小学教育的道路,先是“村村建小学”,然后又因为村小质量薄弱达不到标准而大量撤并。
课题组对无园村屯的幼儿人数进行了分析,发现目前没有幼儿园的村屯中,大部分幼儿数量较少,不适合专门建设需要长期运营经费的公办幼儿园。
考虑到农村地区村屯类型多样,距离远近和人口疏密程度不一,促进农村不同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需要有不同的应对措施,需要考虑到村屯规模与幼儿园类型的关系。
课题组的调查建议,在没有幼儿园的村屯中,3~6岁幼儿人数超过100人的村屯约占8.6%,这类村屯可考虑建设大规模公办幼儿园;3~6岁幼儿人数在40人至100人之间的村屯占21.0%,这类村屯应提倡建设正规民办园或村小附属园;3~6岁幼儿人数不足40人的村屯占70.4%,这类村屯应鼓励建设灵活多样的幼儿教育形式,包括家庭作坊式幼儿园、家庭辅导站、大篷车流动园、游戏小组、亲子活动中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