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30日电(记者 赵晓辉 李美娟) “如果重新选择的话,我还会选择海大,公立大学有点死板,这里更适合我。”中国最早的民办大学北京海淀走读大学信息学院大二学生吴楠这样告诉记者。
民办高校灵活的教育与管理吸引了吴楠,也令越来越多的青年愿意选择民办大学。民办大学在中国发展的强劲态势,使其成为中国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新选择。
13亿人口的中国仅有一千多所国家办的大学,每年只有不到一半的高中应届毕业生跨入公办大学门槛,仅占同龄人的6%。单靠国家投资使得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困绕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政府因此提出了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政策。
近年来,中国民办高校已逐渐摆脱了改革开放初期刚发展时的困境,从起初的租赁校舍、多方筹资中滚动发展,透露出强大的生命力。据官方统计,到2000年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机构1300多所,在校生约150万人,已经占到中国高校在校生总数的39%。而一些省份民办高校已坐稳了半壁江山,江西省有民办高校45所,在校学生8.7万人,学校数和在校学生人数分别是公办高校的120%和66%。
目前,中国已有12所民办高校学生人数在万人以上。北京海淀走读大学1984年创办时仅有8个专业284名学生,今天已设有98个专业,2万多名在校生。江西省蓝天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来自全国28个省市,人数已达到1.2万,成为名符其实的“教育超市”。
“民办大学的生命力在于特色办学,专业依据市场而定,公立大学就缺乏这种灵活性。”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洪成文教授指出,社会需求是民办高校生存的坚实土壤。海大设立的许多新鲜的专业,如视觉艺术专业,科技成果转让,中介服务等,都是根据北京经济发展对专科层次人才的需要设立的。江西服装学院是目前中国以“服装”命校名、并以培养高级服装专业人才为办学方向的仅有的两所学校之一,由于缓解了中国服装行业发展与现有形势中人才断层问题,在中国已小有名气。
民办高校的师资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海大的教师队伍中一半以上是来自清华、北大等名校的教授、副教授。近两年,海大的专职教师中甚至有了留学归来的博士。
民办高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就业问题,在中国有毕业生毕业难于找到工作的情况下,不少学生选择民办大学的实际理由是看重了这一点。蓝天职业技术学院去年3000名毕业生,一次性就业达到100%,而其它的江西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不少高校还根据市场需求开创“订单教育”的模式,使得学生在刚入校时就有“婆家”。去年海大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9.08%,其中不乏进入北大方正集团,清华同方,联想集团等知名企业。有的民办高校学生则考取奖学金留学海外,甚至被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等世界名校录取。
北京市科教院私立教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文源说,民办高校培养的是应用型、实用型人才,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补充了公立大学的不足,更侧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国贸系大三学生邹妙趣说:“在这里,一切事情都要靠自己,在自立能力上比公立学校的学生更能得到锻炼。”
民办高校的发展其实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催化剂。王文源说,民办教育对中国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体制的变革都有一定的作用。在中国人的头脑里,教育已经从一种“福利”转变成了一种“特殊的服务”。民办高校灵活的运行机制也给改革中的公立大学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但是,民办高校的发展仍有一些资金、观念、政策、管理上的问题。
目前,中国最高立法机关正在制定一部民办教育促进法,赋予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同等的法律地位,民办高校未来的路将会走得更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