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师范教育 > 教师新闻
公开招聘教授的隐忧
2003-03-28    黄文杰

字体大小:

    《解放日报》报道,南京大学首开全国高校先河,从今年1月起至5月20日,将所有新增设的教授岗位向校内外公开招聘,这意味着评定教授职称的“大锅饭”将彻底被打破。

    年初华东师范大学首聘62位学者为终身教授的事,曾引发了一场关于是否应该打破教授终身制的讨论。南京大学可谓是反其道而行之,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聘任,其用心是显而易见的,无非是引入竞争机制来吸纳优秀人才,保持并激发学者们的创作激情和研发能力。这对优化学科建设,提高整体科研水平,对学校长远发展大有裨益,然而事实上能否达到这么理想的效果,我委实有点担心。

    实行教授聘任制,南京大学其实并非首创,从目前其他一些高校和学术单位的试行情况来看,实际上已经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最显著的一点就是为了保证或者争取岗位而引发的学术浮躁。

    实行教授聘任制后,许多单位往往规定一些硬性指标,要求完成多少学术任务或研究成果才能上岗,由此往往导致竞聘者或在岗者的急功近利心态。而且一旦聘上后,聘期也往往是三年或者更短的时间(南京大学是三年),可想而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那些学者顶着压力能做出多少真正有学术含量的研究成果,有点让人怀疑。其中的部分人为了有看得见的成绩,不惜炮制些毫无新意、深度的所谓论文,要发表的时候拉关系解决,更有甚者拼凑或者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竞争并没有错,关键是如果没有宽松的学术环境和坐冷板凳的精神,没有相应的监督机制和配套措施,是无法保证竞争的真实公平,也无法保证学术成果的含金量的。

    其次,南京大学表示将教授岗位对校内外公开招聘,可想而知,依据南京的地理优势,如果再加上丰厚的待遇,不少外地尤其是边远地区的专家学者肯定是趋之若鹜。如此一来,南京大学引进的人才是多了,名气也更响亮了,但那些人才流失的原单位该怎么办?

    事实上,许多一流高校都在争聘人才,从大局来讲,将出现一个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局面。因为那些没有足够财力,也没有地域优势的高校只好眼巴巴看着优秀人才投入南京大学等一流大学的怀抱,也只好收留从他们那里淘汰下来的人员。那么,结果便是,原本教育和科研资源就不怎么丰富的高校,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高校,更加无法保证较高水平的教育质量和科研成果。如此一来,二者间拉开的差距可能是越来越大。

    我想,高校用人体制的改革应该兼顾他人利益和整体利益,如果只是片面地成全个体,那也是并不十分合适的个体发展,而不是整体的健康发展。这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局面。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德国将大力培养青年教授
· 山东:教授连续两年不讲课将解聘
· 晋东南师专聘请兼职教授
· 湖南“芙蓉学者计划”设30个特聘教授岗位
· 湖南“芙蓉学者”每年可获10万元奖金
· 中国高校开始聘请终身教授
· 西北师大教授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摘金奖
· 当名誉教授不能靠捐赠 必须符合三个条件
· 中科院院士钱逸泰受聘为华侨大学名誉教授
· 南京大学所有教授岗位将向校内外公开招聘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