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感触最深的是他们的敬业精神,这里的教师真的太苦太累了!”
一提到在甘肃支教的感受,几乎每一位接受采访的天津来甘肃支教的老师都感慨不已。他们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西部贫困地区教育,都能以实际行动援助西部贫困地区教育。
甘肃是天津市对口帮扶支援省份。2002年,天津市从本市13个县、区100所中小学抽调了100名骨干教师到甘肃天水、定西、陇南3市(地)13个县的100所中小学支教。这一活动从2000年开始,每两年一期。4月23日-26日,天津市副市长张俊芳率团前来慰问了这一期支教教师,向每位教师发放了1000元慰问金,并向甘肃捐助了85万多元的资金和教育设备。
这期间,支教教师向记者讲述了他们近两年的支教感受和看到的西部教育境况。
“教师缺编严重,1300多学生,才39个教师,校长也得上课。”冯玉华老师说,他在天水甘谷县磐安中心小学支教,“在这39个教师中,还有10个是代课教师,每个教师一周平均20多节课,最高达到24节。”平电光老师在甘谷县六峰镇苍耳王村小学支教,他介绍,因为缺编太严重,许多老师除了教语文、数学、外语,还得兼带音乐、体育等课,一些山里的学校只有一两个老师,只能开设语文和数学两门课。
谈及教学,支教老师反映,素质教育几乎无法进行,不仅没有现代的教学设备,即使最基本的教室、课桌都没法保证,大多数班级学生人数在60人以上。王德伟老师在天水张家川县一所中学教初中英语,他介绍:“我所在的这所学校连一台录音机都没有,这是英语教学最大的缺陷。”王德伟带了3个班,最大的一个班有117个学生,而他所在中学班级学生平均数达90人。而在天津,一个班学生人数一般不超过40人,小班只有20来人。
在陇南礼县石桥乡中心小学支教的于茂泽老师告诉记者,他看到最寒心的一幕是在刘阳村小学,60多学生挤在一个不到12平方米的教室上课。他实在不忍心,于是联系了另外两个支教老师,捐了15000元给当地学校买课桌,维修教室。
受条件限制,教师进修困难,教育理念也十分落后。在礼县进行过调研的于茂泽介绍说:“老师上课,基本上还是传统的灌输方式,仅靠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很多老师跟不上新课程。”于茂泽说,如果老师的教学理念不改变,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享受的教育将更加不平等。
尽管许多支教老师要求去最艰苦的地方,但甘肃当地教育部门担心他们无法忍受那里艰苦的生活,因此都将他们安排在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任教的学校也大都是当地最好的学校。然而支教老师们依然从中体味到了当地教学的困难。现在最让这些支教教师担心的是,“五年制改为六年制后,教师缺编将更加严重,教室、课桌将更加短缺。”
甘肃农村的教学环境虽让天津支教教师惊讶,但当地老师的敬业精神更让支教教师感慨。“这里的老师教学任务非常重,条件也极其艰苦,一些山里的老师一周才回家一次,带的就是干馍馍和挂面。”王德伟说,“然而越是偏远的地方,工资反而越低,一些代课老师的工资甚至不足150元,而且常常拖欠。”
学生的吃苦精神也打动这些来自大城市的老师。在甘谷六中支教的徐秋顺说:“许多孩子上学要翻山越岭,走一两个小时,早上5点多就出发,晚上天黑才回家,中午则就着白开水啃干馍馍,而他们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早自习的时候,教室容不下,他们就在校园里或站或坐,人手一本书。我真想把这些摄下来,带回天津给我的学生看,可惜没有设备。”
许多支教老师们认为,西部一些贫困地区教育已陷入恶性循环之中。王德伟介绍说:“这里许多些县发工资都困难,根本没钱投入到教育中,国家投入也是杯水车薪,教育环境长期得不到改善。教育越差,经济越落后;经济落后,又反过来制约教育。”因此,支教教师呼吁,全社会,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应给予西部贫困地区教育更多的关注和援助,加强东西部教育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