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宏观投资政策的关注和倾斜
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 任玉龄
九年义务教育的根本问题是经费问题。是国家宏观投资政策把义务教育摆在什么位置的问题,也是要不要用国家财政来支撑和保证的问题。如果不抓住教育经费问题这个牛鼻子,不把九年义务教育(特别是在农村)摆进国家财政的盘子里,不能用“皇粮”来支撑和保证义务教育的发展,我们不仅不能真正的“普九”,而且会在经济发展战略上犯错误,贻误整个现代化的推进。
在我国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70%-80%的国家里,考虑问题,不能不顾及这个人口的大多数。因此,研究九年义务教育,首先是要考虑农村,要从农村发展的需要,更要从农村的不富裕农民相对贫困的实际出发。
中国全局现代化的希望,在于中国农民和农村问题的基本解决,而农民问题的解决,不可避免的要走减少农民的道路,这就是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舍此,是没有出路的。但是农业产业化也好,城市化也好,最重要的是需要强化农民的参与能力、支撑能力和承受能力。而这些能力是否具备又取决于农民受教育的水平,这就需要九年义务教育作保障。因此,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好坏,左右着我国全局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们必须以战略眼光来认识和对待这个大问题。
九年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奠定一个人终身的资历、学习的能力及参与社会竞争的资本。现在很多农民都已经领悟到让孩子学习的重要性,把希望寄托于子女受教育的机会上。但是由于我国当前的九年义务教育不能做到真正“义务”,相当部分农民子弟会因穷而再次失去受教育的机会。这样就等于剥夺了他们的发展权利,剥夺了他们的希望,很可能再次断送他们的未来,并可能使我们现在面临的城乡差距和“农”字问题长期拖延下去。
根据调查,现在有不少地方上报的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率是失实的。最近在四川,有位区政协主席反映,小学阶段,从入学到毕业,大约半数辍了学,初中生从入学到毕业,大约30-40%辍了学。据湖北的同志反映,一些农村中小学失学率已上升到30%左右,个别贫困乡村的初三学生辍学率高达50%。据了解,学生辍学的原因主要是贫困,贫困正在吞噬农村教育,贫困正在葬送很多孩子的前程。由于县乡财政困难,农村中小学,不要说计算机教育的环境了,就连一般的办学条件都很差。教师的工资长期拖欠的情况比较普遍,而且严重。虽然中央已下令中小学教师工资由县财政支付,但由于县乡财政困难,工资发放仍然步履维艰。一些地方的教师说,我们长工资是变成了送“空调”,是名义上调,实际不调。
县乡财政困难,不能低估,把教师工资压给县上解决,不等于已经解决。1994年财政体制改革后,我国县乡财政丧失了元气,改革后的1995年,全国县乡级财政赤字一下子增加20倍,由42.2亿元增加到827.7亿元。乡一级财政更加困难,最近在四川德阳调查,全市乡级债务总额高达28.1亿元,全市乡平均负债1768万元,相当于乡财政收入总额的4.75倍。四川遂宁市虽仅有三县一区,乡级负债额也高达9.46亿,乡镇平均负债900万元。由于县乡财政困难,九年义务教育造成雪上加霜。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的改革,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又注意不导致两极分化,”“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为了防止经济上两极分化的发生,我们就要从战略上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国有资金的宏观投资政策需要调整长期形成的“锦上添花”取向,要把推进均衡发展作为宏观调控的使命,在教育的投资上要更加重视“雪中送炭”。我国农村和农民在解放后几十年,为国家经济建设,为改革开放做出了巨大贡献,国家对他们长期以来“取多、予少”,国家财政用于9亿农民的分额直至去年才仅有5%。
今天,当我们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作为今后农村发展的战略性任务提上议事日程的时候,应该考虑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对义务教育都由国家投资的做法,用“皇粮”把九年义务教育养起来,以贯彻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体现共产党“身怀爱民之心、恪守爱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的优良作风和传统。
人民政协报义务教育专栏关注网友回音
基于共同的社会责任感,人民政协报义务教育专栏的推出受到了委员和专家的热情支持:专栏刚刚推出,编辑部已经收到了来自专家和委员的多篇文章;而专栏文章发表后,教育在线、中国教育科研网、K12教育网等网站也予以转载并设了专栏,网友热情点击、积极发表评论。人民政协报教育纵横版从7月4日始设“回声”栏目择要刊登网友回音,反映社会各届对我国义务教育的关注。
以下是7月4日报纸刊登的网友的相关评论
网友土蛋:教育不仅是钱的问题。
要想把农村的包括教育问题在内的许多问题处理好,惟一的方向只能是成人教育,使农村的成人(包括领导者和监督领导者的普通人)成为合格的人(公民)。
网友高子阳:学校活力哪里来?
我们这儿与全国许多乡镇一样,学校所收费用全被乡镇等财政所管理(即将转为县级财政),这就是“0户”管理。但这种管理使许多学校没有了活力。下面这个例子就能说明问题:一学校这学期缺少一副三角板,打报告到乡财政所,镇长签字,所长派人买,结果只买了一个45度角的那块,教师不解,那个60度角的怎么没有买。所长说:“我们应该节省点,现在有许多事要做”。
现在学生所交的钱,乡镇领导说了算。近两年,我们这儿还发生过这样的事,开学了学生钱交完后,没有书。原因是一些乡镇上学期的教材钱还没有给新华书店。结果市领导发现这个问题很严重,紧急磋商后,才解决这一问题。钱哪去了?学生交的钱,他们都敢挪用,其它的钱就别说了。让学校先富起来,因为这是真正有利于中国真正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网友红荻:最大的贫困是观念的贫困、管理的贫困、制度的贫困
基础教育投入不足的情况固然普遍,但教育中的形象工程害死人也一点不假!现在许多地方在教育上的投入可称得上是大手笔,动辄上亿元建一所中小学即使在经济不发达地区也不罕见。但这些“大项目”往往并未经过严格论证就仓促上马了,它成了领导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这样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搞好后,不是寅吃卯粮地透支了地方上本就捉襟见肘的教育经费殃及对其它薄弱学校的投入改造,就是将一屁股债务转嫁给学校,要么逼良为娼地叫学校提高收费标准加重百姓负担,要么降低教师待遇,出现“大楼建好了,优秀教师流失了”这样的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