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需要从“走出去”到“走进去”
【关注】 前不久,“北京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建设五周年庆祝大会”举行。截至目前,北外承办有海外14个国家的17所孔子学院课堂,承办数量位于全国高校首位。
先来读读这样几段文字:
“2月14日是西方情人节,看着眼下无数热情筹备情人节狂欢的中国年轻人,我很难相信文明之间会有什么鸿沟难以逾越。中华文明习惯于包容和融合外来文明,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世界上其他地方未必都是如此。今天中国在制定文化‘走出去’战略时,应该审慎考虑文明冲突的可能性。”这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周鑫宇老师与同学间的讨论。
“在强调中国文化‘走出去’时,我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有一种态度是强势、居高临下的;还有一种态度是平等、包容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就是一个很好的观点。‘各美其美’说的是各民族要欣赏自己文化里的瑰宝;‘美人之美’说的是要学会赞美别的文化中美好的东西;‘美美与共’说的是将自己的优秀文明成果拿出来与对方分享;‘天下大同’是要达到的理想结果,也就是和谐世界。”这是北外欧洲语言文化学院院长赵刚与同学之间的一段讨论。
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把中国介绍给世界,这是北外人肩上的使命,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着力点。
学校以听讲座和阅读经典名著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开设“中国文化”课程,包括梁思成、费孝通、胡适、梁漱溟、陶行知等先生的代表作品,要求学生根据阅读原著写出读书报告或论文,记入课程学分。同时,学校通过开设翻译大赛,邀请资深翻译家为学生指导评点来提升同学们的翻译水平。
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北外的学生逐渐懂得了这样的道理:“文化是沟通心灵的纽带,可能不需要奢华的舞台,但一定要有心灵深处的回响与共鸣,这就需要文化从 ‘走出去’发展到 ‘走进去’,让别人对你的文化不仅是了解,更要有认同,真正做到触及共性、正视差异、消除误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