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教育是一种服务
2001-11-19    

字体大小:

    在教育界有“财富论坛”之称的“21世纪教育论坛”11月10日至11日在秀美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国际化、数字化与基础教育”,与会的教育家、企业家、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济济一堂,用报告或对话的形式,对新世纪、新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发表了很多精彩的意见,给从事教育和关心教育的人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丰富的信息。

  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教育理念的更新。这里,我们愿意将其中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加以介绍,与读者共享。

  “当我们今天正式加入WTO以后,教育方面的开放有三个关键词:第一,教育服务,教育被纳入到服务贸易这样一个范畴;第二,市场准入,我们将开放我们的教育市场;第三,承认这种服务是一种商业存在。”

  11月10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站在苏州“21世纪教育论坛”上讲述这番话时,正是中国正式跨入WTO门槛的历史时刻。或许是这个原因,“教育是一种服务”的说法顿时在论坛上产生了某种放大的效应,深深撞击着每个与会者的心。

  其实,“教育是一种服务”的观念在国际上早已流行,并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在日本、在韩国、在欧美一些国家,甚至提出了办“以客户为导向”的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赵中建教授介绍说,这是90年代以来将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移植进学校的结果。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其目的在于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以“消费者为中心”和“质量的持续提高”为核心观念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一个组织(学校也是一种组织)的重要功能就是向消费者提供优良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强调尊重消费者的利益和要求并置消费者于整个管理体系的最重要位置。这种理念推广至学校领域以后,教育被看作一种“服务”,而学生则是学校教育的最主要“服务对象”,学校的各项工作就构成了一种服务链,最终由教师将一种优质的教育服务提供给学生。

  把“教育的对象”变成“服务的对象”,这是教育观念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在改革开放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家也在思考这种转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反思中国以前的教育,发表了这样的感想:“过去我们过多地强调教育为社会服务,很少强调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为发掘每个人的潜能和创造力服务,今天来看,应该强化这种‘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

  活跃在教育产业的民营企业家们更是首肯这种“服务”的概念。中锐集团董事长钱建蓉认为,“企业家的理念应该为教育所吸纳。教育的产业属性,本身就是一种服务。企业注重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具体到教育,那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需要什么,你就要尽量提供什么,而不能像以前的学校教育,教材上有什么,老师就讲什么,而不管市场上需不需要,学生爱听不爱听。”

  中国现实的教育环境,距离这种“服务”的标准还相距甚远。几乎所有的家长和学生,面对学校或老师时都怀有一种强烈的畏惧心理,他们几乎没有任何的权利:没有选择学校的权利,没有选择老师的权利,没有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也没有对学校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提出建议的权利,哪怕是你被迫缴纳了相当数额的教育赞助费后,你也还是没有说话的权利。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中国的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目前还处于相对短缺的状况,市场竞争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引入一统天下的公办教育。

  先进的教育观念使我们怀有一种急切的期待:在不远的将来,中国人也能够享受到教育的服务。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师范院校应推进成“人”教育
· 中国教育电子厂商首次进“亚太500强”
· 中国在世界全民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 重新思考教育的今天和明天
· 专家评价思明区“均衡教育”达“优”
· 首个网络视频教育频道上线
· 镇江八举措推动教育跑步前进
· 遵义县“六大工程”打造教育强县
· 美国:在线高等教育在企业学习中继续增长
· 农村教育更加需要课改精神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