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合作·活动 > 理工科通讯 > 2010年第9期 > 教学研究
美国大学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与实施
2010-09-08    复旦大学 张晓鹏 姜 莹

字体大小:

  二、美国大学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美国就业指导课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涵盖了三个领域: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职业知识及信息,求职技巧。一些课程主要教授学生自我测评和职业规划的知识;另一些课程教授劳动力市场和用人单位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美国高校就业指导课完全根据学生需要来设置相应课程,因为学生的需要千差万别,故课程设置差异很大。既有类似于我国供全校本科生选修或必修的课程,又有针对不同院系或不同专业的课程,还有根据学生的年级、性别和族裔设置的不同形式的就业指导课。比如,有些课程专为新生开设,有些课程专为已选择专业的学生开设,还有些为毕业生开设,有些专为女性及少数族裔开设。下表为目前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职业发展中心管理下,文理学院就业服务办公室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文理学院就业服务办公室类似于我国大学院系内部就业指导办公室。

  表1 印第安纳大学文理学院就业服务办公室开设的部分就业指导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基本信息
400 工作室艺术家的关注实践 高年级课程。课程致力于管理工作室和从事艺术职业的实践方面。内容包括艺术摄影、画廊陈列
V420 求职文件夹的基本内容 求职文件夹设计以展示知识的深度、宽度、适应性和批判性思维。反映个人、学术、职前经历。分析和评价可转化能力
F200 审视作为记者的自我 新闻传媒专业的就业指导课旨在帮助学生制定从事新闻传媒业的职业决策
C190 大众传播的观点 学生被引入记者和大众传媒的学习环境中。课堂介绍,图书馆活动,和介绍信息技术自愿的项目,开发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分析和评价能力,课题包括职业规划,学习技巧,时间管理,数据收集,和展示能力
SCI I120 科学之窗 春、秋季开设。为科学专业或预期学习科学专业的学生开设,课程涵盖科学的综合考察,审视科学和社会,科学方法和科学家群体,本科研究,职业道德,探索基于科学的职业和科学专业的成功策略
E200 生物技术原理 春季,白天或晚上开课。课程包括生物技术的范畴,历史和当前的课题,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合成基础,一般原理,一般操作流程,课程也包括与规范行业有关的法律道德议题,及在生物技术领域的职业前景和路径
V352 个人职业规划 考察职业,工作环境和职业规划过程。主要关注学生和他们的目标,对当今世界中职业选择的特性的考察提供实际的有意义的和可信赖的帮助。不提供学分
B103 心理学专业向导 这一课程帮助学生在三个领域树立学习生涯的目标:职业、人际关系、个人生活。介绍校园、教师、学生组织的心理学资源,并制定学习规划满足学习目标
Q398 实习:实践理论 该课允许学生通过实习获得学分
W499 实习:实践理论 不提供学分,但可以保留实习学生的全职学生身份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2017 QS全球大学排名 美国大学在前十名中占5位
· 李志民:别混淆,美国大学不是“教授治校”
· 美国大学 看重中国高考成绩
· 美国大学对中留学生"上瘾" 六成负担全部学费
· 合作产生效益:透视美国大学IT 在金融危机之后的改变
· 大学IT 需要合作而非竞争
· 评论:谁隐瞒了“儿童试验转基因大米”真相?
· 埃及大学自创一种新型丙肝病毒检测法
· 教育部正调查核实美国一大学违规操作影响中国
· 美国的大学文凭褪色了吗?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1994-2025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