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东北大学、鞍山钢铁学院、哈尔滨高等专科学校、长春工程学院、沈阳化工学院等7家高校联办,东北大学主办的东北地区部分高校2002届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在东北大学举行,405家用人单位纷沓而至,为7家主办学校和其他23家高校的1.1万名毕业生提供了1.15万个就业岗位。
洽谈会现场异常火爆,人气旺盛,大约有40%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约或达成就业意向,大学生就业市场呈现出供需两旺的良好势头。
从签约或达成意向的结果可以看出,国有企业的吸引力在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安置主渠道作用逐渐加大;三资、民营和私营企业就业需求潜力很大;国防系统和西部用人单位受青睐程度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更加朴实平稳,心理承受能力不断增强。
透视这次就业洽谈会,以下现象令人关注:
毕业生就业洽谈会越开越早
前几年的毕业生就业洽谈会一般在三、四月份召开,近年来,洽谈会的时间不断提前。为了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和教学,教育部明文规定,11月20日之前用人单位不得进入校园召开任何类型的招聘会。所以,刚过11月20日,就有大约80多家用人单位陆续进入东北大学招聘毕业生。东北大学一位负责人说,抢时间就是抢就业机会,毕业生洽谈会开得越早,参加洽谈的用人单位越多,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就越多,而用人单位也希望在第一时间内网罗到更好的人才。
尽管由高校自行举办洽谈会为应届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举办大型洽谈会却并非易事。各高校都不惜人力、物力、财力,千方百计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据了解,东北大学从两个月前便开始着手准备此次洽谈会,并陆续向有关用人单位发出了1000多份邀请函。鞍山钢铁学院等外地院校更是全力以赴,用专车接送学生参加“双选会”。因为与毕业分配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是招生,只有毕业生分配工作好,对报考的学生吸引力才更大,来年的生源才会得到保证,才能招到高素质的考生,各高校都期望形成这种人才培养良性循环的局面。
用人单位考核条件越来越“具体”
洽谈会上,无论是企业单位还是事业单位,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企业,大都抱着“只要最好的,宁缺勿滥”的心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具体: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优异的学习成绩,党员、学生干部经历等均被列入招聘条件。
洽谈会上,春风得意者不乏其人,垂头丧气者也大有人在,许多因为有过一次补考纪录,或者硬件不能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的学生,二话不说就会被打发掉。华润三洋公司招聘负责人对此的解释是:在短短的面试过程中,很难全面了解一名毕业生,这时候就只能依靠硬件标准来衡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许多企业对毕业生专业知识要求的解释非常有说服力:专业成绩好,不仅可以看出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也可以反映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接受能力和未来工作的发展潜力,虽然知识的拥有量不等于能力的强弱,但能力必须以知识为依托。然而,许多毕业生对此颇有异议:证书与能力能划等号吗?没有证书就等于没有能力吗?
如果用人单位以综合能力或专业知识的好坏为标准尚可理解的话,那么一些单位“不招女生”的“特殊规定”就令人难以理解。即使有个别企业招收女生,也仅限文秘和会计专业。对此,许多女生质问:“我们的成绩和能力并不比男生差,为什么男女就业如此不平等?”
大学生择业心态越来越成熟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自主择业的步伐在加快,大学生们的择业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先就业,再择业,然后创业”已成为大多数毕业生的择业心态。
以前,毕业生们更多地考虑用人单位所在地区及其经济效益。如今,毕业生们更看重用人单位的发展潜力以及是否适合自己的发展。过去的招聘洽谈会上,有的单位门庭若市,有的单位却门可罗雀,本次洽谈会上则是每个用人单位的摊前都挤满了咨询和递自荐材料的毕业生。尤其是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和国企的脱困,许多学生的注意力又重新回到国企上来了,例如,宝钢集团下属的多家子公司,在洽谈会上就收获颇丰;首钢、本钢等企业的“招才”进程也很顺利。在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声中,过去无人问津的西部企业也开始受到青睐,在西部企业收到的大学生自荐材料中可以发现,不仅有西部的毕业生欲重归故里,而且许多东部沿海的毕业生也打算在西部的热土上大展宏图。
在水泄不通的洽谈会现场,也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观望,他们是到洽谈会现场看“行情”的,先摸摸底儿,然后在接下来的毕业生洽谈会上“优中选优”。这些毕业生大多是计算机、自动化、电信等抢手专业的学生。
洽谈会期间,东北大学学生处处长季长生始终穿梭在现场。记者请他谈谈看法时,季长生语重心长地提醒广大毕业生,在择业时,切忌贪图眼前利益,应该用发展的眼光从长计议。在参加洽谈会之前应该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包括心理准备及推荐材料的准备工作。在洽谈会期间,要与尽可能多的用人单位进行接触,通过比较来确定更适合自己的职业和单位。切忌眼高手低,漫天要价,互相攀比,以免坐失良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