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消息:日前,交大毕业生就业办邀请香港城市大学有关专家来校讲课,香港专家介绍了在就业指导方面的一些做法:除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信息外,还给学生提供心理素质测试、职业能力倾向分析、择业技巧传授、行业需求信息发布等服务。香港城市大学的这些做法,本市高校可以从中得到借鉴。
据了解,目前本市许多高校都在三、四年级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并定期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但究竟有多大效果呢?据一份抽样调查显示,只有不到20%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有用”。学生们对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最大的不满是:与用人单位和社会缺乏交流与沟通。不少学生还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课“不实用”、“信息量小”、“内容太陈旧”。
高校就业指导如何才能对学生更“实用”?有关专家认为,关键是要在“个性化”指导上下功夫。香港不少大学的新生一进校,就要接受心理、个性、能力等方面的测评。学校的就业工作部门还开设“专家门诊”,参照测试结果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了解“我在哪些方面能力有欠缺”、“我应怎样设计大学生涯”?学生在校期间,通常要接受几次这样的测试,以不断调适心理状态,调整发展目标。
其次,就业指导课应从低年级起就开设,课程要紧密结合实际,要针对不同的学生介绍各类职业的职业素质要求,使他们对自己将来选择何种职业有所准备。同时,高校对毕业生也应做好跟踪调查,如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意见以及优秀毕业生就业后的业绩等。
此外,高校要建立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香港城市大学的就业指导部门由学生工作辅导员、心理学专家以及曾在不同行业人力资源部门工作的专业人士组成。据了解,国外不少大学里都设有择业指导专业,有的还建立了硕士点和博士点,而本市高校中还没有一家设立这类专业。我们许多高校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往往只凭经验办事。因此,上海高校要尽快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