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研究生扩招量不断增大,各高校里的“考研”热也随之升温,方兴未艾。然而,记者在福建省一些高校采访时发现,“考研”热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不少学子追求“考研”并非是为进一步深造,主要原因是大学毕业后难找工作,希望通过“考研”获得高学历谋求好的职业。这种动因带来的“考研”热,不仅影响了研究生的质量,同时也违背了培养研究生人才的宗旨。
记者在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福建省农林大学、福建医学院等高校采访时了解到,这几年,这些学校本科生报考研究生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多,据这几所高校不完全统计,1998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仅占总人数的10%左右,而如今,报考研究生的人数约占30%,最高的达40%。据悉,这些考研生中,真正表明自已是为追求学业的只占20%至30%,大多数表示是为了就业。福建林业大学园艺学院3年级一姓陈的学生告诉记者:他所学的专业社会需求量不大,没有什么很好的单位,他已参加过十几场人才招聘会,想去的单位开口都是要研究生,要么就是要热门专业的,自己本不想考研究生的,但没有办法,为了生存只有通过“考研”跳出“农门”。一些大学教授反映,现在打算考研的在校生,二三年级就开始准备,对不属考研科目的必修课(专业)普遍不重视,上课随意性大,能考及格就满足了,已严重影响了本科生的学业水平。还有一些研究生导师也反映,许多研究生入学后,不是专心研究所学专业,而是成天混日子,等着毕业拿学历证,找个满意的工作,论文写作“走走江湖”,有的干脆找个“枪手”代写,这显然与国家培养研究生的目的背道而驰。
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目前大学生就业已步入了市场化轨道,择优录取是市场化的标志,但这并不意味着学历越高就越容易就业,如果没有真本领,即便有高学历就了业,也随时都有被淘汰的危险。他们认为,要改变目前“考研”中出现的弊端,一方面用人单位要改变以学历高低来评判毕业生质量的做法,另一方面高校也应规范研究生考试制度,确保本科生、研究生培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