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244名学生开学大转系(新闻)
据《解放日报》9月11日报道,新学期开始,复旦大学244名学生重选专业到新系。该校党委书记秦绍德言之切切:复旦大学率先在全国实行转系(转专业)制度改革,给每个学生爆发的机会!
根据新规定,复旦每个院系(专业)至少拿出原有学生10%的名额接受转系生,总计420个名额。凡一年级同学平均学分绩点在2.5(相当于70分左右)以上者,均可提出转系。据悉,各个专业的老师在考核时,都把“兴趣”当做考核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学校希望被转系“阳光”照到的,是那些真正对某一学科感兴趣的人。
转系不成竟从北大退学(个案)
据《南方都市报》9月18日报道,清华大学新生肖某是今年湖南省的理科状元,令人惊异的是,他曾于1999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2001年因转系不成而退学复读。
大学生转系应尽快放开(直评)
如果转系自由,确实可能对现在的学生专业结构带来冲击。“冲击”到底有多大?这难以测算,但可以参照的是,欧美很多大学允许自由转系,大学却比我国办得好。
大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社会最需要的人才,而学生对专业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需求的反映。某专业“热”,说明社会最需要这个专业;某专业“冷”,说明社会需求度不高。作为高校,本来就应该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需求而不断地调整专业结构。而所谓“冲击”不正是专业调整的动力吗?其实,专业老化、陈旧,专业结构不合理,学科设置跟不上科学潮流和市场需求,正是中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至于兴趣的培养,肖某只是个特例。实际上,兴趣的培养和改变是极其困难的。学习和工作了一辈子也没有培养出对“本行”兴趣的人,可以说比比皆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枯燥的,没有兴趣的工作是没有效率的。很多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纷纷改行,对个人来说,学非所用;对社会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浪费呢?
兴趣和个性是效率和创造力的源泉。对兴趣和个性的扼杀,不符合人才成长和培养的规律。令人欣慰的是,有些高校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已采取了行动,如复旦大学。笔者以为,让大学生转系尽快放开,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
摘编自《江南时报》9月19日 文/盛大林
回归以学生为本位(求是)
这不是哪个学校领导的一时心血来潮,而是一项制度性变革;这项制度变革不是蜻蜓点水的“试点”,而是深思熟虑后的全面铺开。
事实上,大学可自由转系、转专业甚至转校,并不是什么特别的创新之举,我们今天的许多大学改革,都不过是在一点一点地逐渐找回我们过去就有、却一度遗失的优秀教育传统。
曾几何时,一考定终生、一次选择学校和专业定终生成为我们牢不可破的“天规”。由于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大学教育社会评价体系的缺失和不完善,学生在学校、系别、专业的选择上几乎完全处于“盲人摸象”的不利境地,高考和填报大学志愿都跟赌博似的;而上了大学以后,又再没有重新选择的机会。此种情形,何异于中国古代的包办婚姻。于是,我们看到了大量以“逃离大学”为主旨的无奈反抗:一些人退学重考;一些人干脆永远地告别大学;更多的人逃学、逃课,得过且过混文凭。一边是大学教育资源的严重紧缺,一边却是大学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这些年,不少大学也都开始或多或少地进行教育改革,但更多的还是停留在聘名师、争生源的阶段,绝大多数学校还没有回到“以学生为本位”的根本上来。不久前,中科院院士、现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校监)杨福家回国参加学术年会时,专门以“不仅要有大楼大师,更要有大爱”为题,阐述了他对世界一流大学的看法。他认为,优秀的教育、一流的大学应把启发学生的好奇作为首务。
不必担心专业放开重选后人人都会挤热门。要知道人各有志,社会也没有永远的热门,只有永远的兴趣、专长和志向。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和幸福快乐的源泉。在这方面,我们同样要从以社会评价为本位,回到以学生个人感受、个人的自我评价为本位上来。这样的因材施教、以学生本位为中心,才不枉天公“不拘一格降人才”。
摘编自《南方都市报》9月18日 文/童大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