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家长”是中小学管理中经常使用的教育手段,这种初级的教育手段,目前却被不少高等院校采纳。据《长江日报》报道,这学期,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将学生家长请到了学校,请家长的原因是学生成绩不理想。
给表现好的小朋友发块糖或发朵小红花,这是幼儿园老师常用的鼓励方法。现在这种用于鼓励小朋友的方法也被移植进高校:在某高校,为了杜绝考试作弊现象,学校对“零作弊”班级奖红包;对上课迟到、早退者,每人每次罚写英语课文一篇,旷课者,每人每次罚写英语课文两篇……
读了这些报道,不由得让人疑问:高校管理为什么越来越幼稚化了?
笔者去北京某重点大学采访,一位学生辅导员也大吐苦水:“现在哪里是在带大学生呀,分明是在做幼儿园保姆。”据他说,扩招以后,班级人数一下增加到100多人,班级辅导员成了入学新生的生活管理员,督促上课、听课的监督员,学生发生矛盾冲突的调解员。有的学生不到10天就将一个月的生活费花光了;有的学生沉迷游戏机室,经常迟到旷课;有的学生上课时间躺在宿舍睡大觉。于是,老师上课不得不实行点名制,对屡次旷课的学生进行惩罚。
因为有大学生的“幼稚化”行为,便有了学校的“幼稚化”管理。对于这些学校来说,也许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他们实行的这种“幼稚化”管理,其实更多是一种惩罚。且不论这种惩罚是否真能培养出好的行为习惯,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后果,却需要我们警惕:延续中小学“幼稚化”管理,可能会强化大学生的“幼稚化”行为,使他们成为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会使他们迷恋于自己的“幼稚化”行为,不能自觉地纠正自己行为的偏颇。因为,一种好的行为和习惯,靠的是长期训练和自我约束。积极的学习态度,依赖的则是内在的学习动力和求知的渴望。惩罚,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
有人将大学生的“幼稚化”行为归结为中小学阶段教育的缺失,归结为大学生的素质缺陷。这些分析也许各有道理,但是这种缺失和缺陷单靠“幼稚化”管理是难以补上的,它是一项人格建设工程,贯穿在教育的方方面面。发棒棒糖式的鼓励,罚抄作业式的惩罚,无益于大学生人格的重建,更无益于素质水平的提高。它只会使一些大学生在低水平、低层次地带长久停滞和徘徊。
另外,将造成“幼稚化”行为的原因,统统归咎于大学生,也是不公平的。学生逃课、厌学,会不会是老师的课讲得索然无味,课堂死气沉沉、气氛不活跃?会不会是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太陈旧,调动不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好不容易考进大学却丧失了上课的热情,会不会是因为对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感到失望?
英国著名教育学家怀特海说:“在中学阶段,学生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应该站起来,四面瞭望。”对于有“幼稚化”行为的大学生来说,只有扶他们站起来,他们才能瞭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