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在变化,社会在变化
《大学周刊》:1994年,一盒叫做《校园民谣》的磁带,在大学生中间风行,其中你创作的一曲《同桌的你》为千万人传唱。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大学生们现在再听到这些歌,更多的感动像是一个对青春回忆的集体祭奠。十年后的你却完成一个转变,由音乐人转变成了导演,回过头来,能否为校园民谣发展十年做个总结?
高晓松:我没法总结,我不认同一种流派或者一种音乐会是什么东西,我自己觉得音乐就是特别个人的事情,和电影不太一样。
大学音乐没有变化,大学本身变了。大学在我们那个年代是象牙塔,是社会极少数人搞士大夫活动的场所,而现在大学普及了,像西方一样是一个很好的进步。大学的变化导致大学里面没有什么独特的大学音乐。那时候因为大学生少,来到音乐圈就我们几个读过书的。现在相反,大家都读过书,有一个没读过书从社会上来的,倒有可能最后会一下子火起来,刀郎就是例子。
《大学周刊》:十年后,为什么当代大学生们对校园民谣已经提不起当年那样的感触了?
高晓松:主要是歌不够好,好的东西还是会感动很多人。然后是那时候的大学生心理比较饥渴。好比刚失恋的人,就算听黎明的歌也会哭。换句话说,那时候的人是夜里听音乐。虽然没有好的音响,拿破磁带翻录,但是大家感觉好。在那个年代可以听到清脆的自行车铃声,这都会让你感到冲动。而现在这个城市太嘈杂,清脆的自行车铃声,以及远处的下课铃声和当年的歌一起早已经被嘈杂的城市淹没得一塌糊涂,最少我五年都没听到自行车铃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