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既是清华博大精深的文化理念中重视体育、崇尚体育的一个标志,也成为清华一项重要的办学特色。
清华体育传统由来已久
清华建校之初,学生毕业后需赴美留学。为了适应全新的竞争环境,学生必须加强锻炼,强健体魄。1912年周诒春出任副校长,确立了“德智体三育并重”的方针,把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放在重要地位,使清华成为中国最早设立正规西式体育的学校之一。
早期清华对体育的重视还体现在一条“铁”的规定上:体育课不及格不能毕业。清华非常重视体育师资,体育部前两任主任都是从美国聘来的博士,继任主任就是中国著名的体育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近现代体育事业的主要开拓者马约翰先生。从1914年起,马约翰在清华工作了52年,为清华体育的发展投入毕生的精力。他倡导“体育是激发爱国热情和养成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的体育思想,提出著名的“运动迁移规律”,指出运动场上得来的各种可贵的精神品质,可体现在人生的诸多领域中。
1952年,教育家蒋南翔出任校长后,继承和发扬了清华的优良传统,强调“科学知识、进步思想、健全体魄统一”。他亲自抓学校体育工作,提出“学校也应该是出体育人才的地方”,促使清华的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1957年11月29日,在清华的体育干部会上,蒋南翔总结提炼出“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目标和号召,对全国高校以至社会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蒋南翔的倡导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清华园里体育活动十分活跃。每天下午4点半,学校的大喇叭就响起来了:“同学们,现在是课外锻炼时间,走出宿舍,走出教室,去参加体育锻炼,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师生们纷纷走出教室参加锻炼,操场上、校园的路上,到处是跑步的人群,“龙腾虎跃”,蔚为壮观。很多清华学子通过坚持体育锻炼,在青年时代打下了良好的身体基础,为较长时间地为祖国工作创造了条件。
改革开放后,清华的体育工作进入了创新发展的新时期。学校把体育作为培养人的重要方面,提出“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的体育教育观,将体育纳入学科建设的轨道。近年来,学校体育在体育教学、群众体育、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等诸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希曾长期主管学校体育工作,在清华读书时也是一位体育健将。他表示,在96年的办学历程中,清华形成了爱国、重视学生全面发展、面向全员重视全过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四个重要的体育传统和理念。
体育教学和学科建设取得突破 群体活动丰富多彩
清华体育教学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分层次教学、特长教学和兴趣教学为主线,注重能力培养,突出实用性和终身性。
目前,清华大学体育课程贯穿本科一至四年级,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程。体育课学分不够或不通过者,不能本科毕业及获得学士学位。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体育课程内容已由2000年的20多个课项增加到2006年的近60个,包括竞技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和休闲体育等各类项目。
清华现在开设的体育课程既有篮、排、足、棒、垒、网、乒乓、羽毛、橄榄球等各种球类,也有瑜珈、健美、街舞、舍宾等时尚项目,还有跳水、飞镖、射箭、射击、赛艇、定向越野等具有特色的项目,共计数十种。此外还有基础课(田径等)、体疗课(气功等)。学校通过科研指导教学,开展科学化、定量化指导学生体育锻炼、体疗康复和运动处方的实践,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体育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意义。
同时,清华研究生体育选修课已达到每学期1000多人的规模。体育课以其高质量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体育系列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
清华的体育教学环节不断创新。在选课方面,学生可以做到“三自主”,即自主选择课程项目、自主选择任课教师和自主选择上课时间。体育课的教学过程采用分层教学,部分课程采用男女混班、跨年级合班上课。在体育达标环节,设定符合清华特点的体育标准,如男生测试3000米、女生测试1500米,清华学生在校期间要学会游泳等。
清华的体育学科建设近年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学校充分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推动了跨学科的体育科研基地和研究生培养基地的建设:先后建成1个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体育人文社会学等3个硕士点及人体运动科学重点实验室等4个实验室,在教育部2002年至2004年80个一级学科评估中,清华的体育学科排名第四,在非体育专业院校中排名第一。
常年、持续、多样化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已成为清华的特色,这些活动主要有“马约翰杯”全校学生体育赛事、马拉松、校园长跑、新生赤足运动会和社团活动等,每年历时10个月。
清华一直有组织冬季长跑活动的传统。2000年,北京国际马拉松群众参与的范围有所拓展,学校开始组织学生、教工参加马拉松长跑,并将这项活动定为学校冬季的固定体育项目。2003年,清华有6000多人参加了北京国际马拉松长跑,2006年有489人跑完全程。越来越多的清华师生向马拉松发起挑战。马拉松赛所表现出来的挑战极限、自强不息、团结奋战、勇对困难的精神,正是清华育人理念的一部分。
探索“体教结合” 培养体育优秀人才
近几年,以胡凯、刘天佑等为代表的一批清华学生运动员在国内外大赛中摘金夺银,清华的“体教结合”模式受到关注。
1954年,在蒋南翔校长的倡导下,清华体育代表队正式成立,至今已成为全国高校中最大最完整的学校体育代表队;现有500多名队员,已成立包括田径、篮球、射击、赛艇、跳水、游泳等26个项目的37支运动队。学校自己培养的国家级运动健将超过50人。
1994年起,清华开始尝试在培养学生运动员体制上进行改革,努力探索在普通高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国家级学生运动员的新途径。近年来,“体教结合”取得了丰硕成果,体育代表队获得了优异成绩。清华田径队在北京高校田径运动会上连续13年保持冠军,连续五次获得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金牌总数第一。2001年田径队选手梁彤首次实现了清华自己培养的学生在全国运动会上夺牌的梦想,之后多名田径队选手不断在全国乃至国际赛场获得奖牌。2005年在土耳其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眼镜飞人”胡凯获得男子100米冠军,王颖获得女子三级跳远冠军。在2006年多哈亚运会上,清华学生运动员代表中国共取得4枚金牌、1枚银牌和1枚铜牌。
陈希告诉记者,对于体育代表队,学校提出“体脑平衡、追求卓越”的思想,实行“大、中、小学相衔接,教、体、企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在体育代表队员的培养上,学校始终把思想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始终坚持业务思想两手抓。清华在体育比赛中,始终强调“三不”原则:不作假、不吃“药”(指不使用兴奋剂)、不点钱,坚持把体育的育人功能放在首位。体育教研部主要分管运动员的选材、招生、训练、比赛等方面的工作,团委作为学生思想教育和课外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主要负责运动员的招生、思想教育、队伍建设、日常管理和后勤服务,两者相互支持密切配合。这种独特的管理模式,使清华的体育代表队成为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基地,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赢得了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