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实施几年了,情况究竟如何?北京一项调查显示,我们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有了很大的转变,但素质教育的实施仍处于起步阶段,今后要走的路依然很长,很长……
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已有几年了,那么,素质教育在中小学实施的情况究竟如何呢?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于2001年7月到9月对此进行了调查。他们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同时辅之以座谈会和个别访谈的形式。基础教育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北京城区和郊区随机抽取1100名中小学生、1000名家长和300名教师为问卷调查对象。学生问卷调查涉及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学习和教学、人际关系氛围、学校评价、课程情况、学校生活体验等方面。家长问卷调查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家长眼中的学校素质教育的现状,包括他们对学校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对学校师生关系的满意度和认识、对当前学校教育评价的认识和看法、对当前学校课堂教学的认识与评价、对学校与家庭教育的配合方面的认识与评价等方面;另一部分是反映家长素质教育观念的。教师问卷调查的指标体系为:教师的工作状况和心理状态;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角色观、师生关系观、评价观;教师的教学观、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教师对减负、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课程等教育热点问题的认识。
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做的此次调查虽然选取的样本偏小了些,但覆盖面比较大,调查对象遍及北京城区和郊区,调查所反映出的问题带有普遍性。我们选择其部分调查结果进行报道,以求给读者特别是教育工作者以启示。
调查结果1 教师初步具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但学生主体地位并未真正确立
98.6%的教师认为在学生当众指出教师的错误时,自己能够“勇于承认错误,接受学生的意见,并以积极态度鼓励学生发表意见。”89.2%的教师认为“孩子也有自己的秘密,要承认和保护孩子的隐私权。”78.5%的教师主张“教师为了教育孩子,应做孩子的知心人。”但与此同时,50.2%的教师认为自己所在的学校存在着教师体罚、讽刺、挖苦学生的现象,并有38.6%的教师认为“教师经常批评、惩罚学生是出于对学生负责和对学生有爱心。”
虽有96.2%的家长认为教师对自己孩子很好或比较好,但仍有15.9%的家长认为教师在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方面做得不够。50.4%的家长认为孩子的自尊心或多或少地被伤害过,其中,认为孩子的自尊心在学校被伤害比较多的家长占6.4%。
虽然反映教师经常发脾气的小学生、中学生的比例分别只有7.3%和9.8%,但是,反映教师不发脾气的小学生和中学生比例也只有20.6%和13.4%。也就是说,有79.4%的小学生和86.6%的中学生认为教师在他们面前发脾气,只是“经常”、“有时”、“偶尔”之间的程度不同而已。
【分析】
如今,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理念已开始得到传播,受这种理念的影响,教师已基本具有尊重学生、承认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但教师的观念并未真正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同时在观念上也存在着一些误区。比如,一部分教师认为“教师经常批评、惩罚学生是出于对学生负责和对学生的爱心。”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是必要的,但必须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为前提,而惩罚、讽刺、挖苦学生既不是严格要求,更不是尊重学生。
从家长、学生的视角观察师生关系,应该说目前的师生关系是比较和谐的。然而,和蔼可亲、有耐心并不意味着教师对作为教育教学过程主体的学生的尊重,和谐也不等于民主、平等。在校园里、在课堂上,我们都可以见到教师一方面和蔼可亲,另一方面,教师的言行也带有威严、专制的影子。我们见到教师对学生和蔼可亲,主要是指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但学校教育教学的决策和管理、教学进度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运用、课程教材的选择等,几乎都是将学生排除在外的,学生既没有对教育教学一切重大问题的表达权,也没有机会表达。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态度上的和蔼可亲遮盖了学生部分权利的被剥夺、被侵犯。
【观点】
民主平等的课堂生活能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是减轻学生心灵重负的重要因素。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和谐了,学生自然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当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营造起来的时候,减轻学生负担才会成为可能。教师的责任是,尽可能地运用表扬的武器,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树立再创佳绩的信念。无论何时,不能讽刺、挖苦学生,防止他们形成自卑人格,产生自我否定甚至反社会的倾向。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主动参与,有助于学生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相关的思想方法,获得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发展的主动权,形成良好个性与健全人格,在参与性活动中向自我教育的最高境界迈进。
调查结果2 从总体上讲,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满意度不高,学校并没有真正成为所有学生学习、生活的乐园
调查结果显示,有34.2%的小学生及高达68.6%的中学生在学校的情感体验感觉一般,小学生中有10%、中学生中有16.6%的人在学校的情感体验是很不愉快的。
在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中,学生最喜欢的科目排在第一位的是体育,37.6%的小学生、47%的中学生选择了体育;排在第二位的是,33.9%的小学生选择的是语文,37.7%的中学生选择的是计算机。学生最不喜欢的科目,小学生选择比例最高的是思想品德课,中学生选择比例最高的是思想政治课,选择的学生数占三成。
关于“除了上课,学校兴趣小组活动、课外活动多吗?”和“你在学校有玩的时间(有参加娱乐、体育活动的时间)吗?”两个问题的回答,有35.1%的小学生和高达60.3%的中学生回答兴趣小组活动和课外活动有一点或基本没有。学生在学校自由支配的时间,有三成多小学生和一半中学生回答有一点或基本没有。
【分析】
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情感体验满意度是不高的,中学生的满意度要远远低于小学生。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一方面,中学生的认识水平比小学生有了很大提高,另一方面,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升学压力明显高于小学生。
学生对学校课程是否喜欢及其程度、学校兴趣小组、课外活动开展情况及学生参与程度,是影响学生对学校生活情感体验的重要因素。但调查结果表明,这两方面在学生心目中都不尽如人意。不管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最喜欢科目的理由都是学习内容有趣、有用,教师讲课吸引人。而最不喜欢科目的理由则是教师讲课枯燥乏味和学习内容太陈旧。这就给我们提出,所有课程内容应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教师教学要生动活泼、要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虽然近几年来,我们的课程、教学改革在朝这方面努力,但差距依然很大。
同时,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都被课堂教学占用,很少有或几乎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来从事既感兴趣又能促进发展的活动,这一方面造成了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另一方面影响了学生全面、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
【观点】
学校要让青少年的心激荡,走进学校,应当让人能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好的学校应当是生动活泼的。学生只有在愉快的范围和环境中才能迸发激情,形成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意愿。要研究和追求深层意义上的生动活泼,即人的个性的健康发展、人的智慧能源的深层挖掘、情感能源的充分释放,只有这样,学校才有歌声和笑声,才会有成长的真正快乐。
教师的才干不仅表现于渊博的学识,而且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
调查结果3 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有所改变,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尚未真正确立
75.6%的教师认为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仍停留在灌输—接受的水平和阶段,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上也还是听讲—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从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来看,76.3%的教师认同“教学目标中最主要的应是知识掌握”;68.1%的教师赞同“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是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51.3%的教师认同“课堂教学的情感、态度目标服务于知识、技能目标”。
学生的课堂感受和学习体验是衡量教学方式优劣的“试金石”。35.8%的小学生、28.2%的中学生反映课堂上经常是教师讲、学生听;38.8%的小学生、7.9%的中学生反映教师上课经常是照本宣科,枯燥无味,如果再加上“有时”、“偶尔”则比例分别高达88.1%、89.9%、94.4%、70.5%。
【分析】
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和活动是学习,而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活动主要是在课堂中进行的,因而,在课堂中教师、学生的实际表现最能反映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实际情况。应该承认,课堂教学、学习方式的变革相对于教育外部的一些改革难度更大,任务也更艰巨。“灌输—接受”、“宣讲—训练”这种传统教学方式经过数代人的长期传播,已经内化为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心理定势,成为目前教学的主要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的长期影响下,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训练技能、应付考试,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水平。因此,教学方式的改变、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应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心。但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模式未得到根本的改变。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观念还停留在传统的认识水平上,与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相距甚远。
【观点】
传统教育中“注入式”、“填鸭式”教学的弊端,就是教师简单地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那种以“告诉”为主的教学方式剥夺了学生思维、选择和尝试的权利,只能扼杀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发挥。
教师要自觉改变传统教学中“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那种认为教师只能考虑教材、教案要求,讲授越充分、越精细就越好的思想非改不可;那种认为学生们只是被动听讲,越安静、越能跟着教师思维走就越好的观念不变不行。教师应当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
调查结果4 传统的学校教育教学评价观念和制度受到一定冲击,但地位仍然稳固
对家长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评价内容方面,学校比较重视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一般用分数的方式反馈给学生家长,但是孩子在品德、心理、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存在的问题,教师向家长反馈得很少。35.5%的家长认为学校很少有或没有这方面的反馈,26.1%的家长认为这方面的反馈不如学习成绩反馈得多。
针对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的评价宜以发现其优点和长处为主,但18.2%的家长认为,教师很少说孩子的优点,只关注孩子的缺点。而从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这一现象更为严重。只有1/4多一点的小学生认为他们的教师一般看他的优点多,中学生的比例更低,只有1/10多一点;在班级中,不受教师喜欢的学生大有人在,中、小学生认为比较多和有几个的比例都在1/5以上。
78.9%的家长认为目前学校评价学生的主要方式和标准是考试和分数。小学生有近六成、中学生有七成多认为他们学校的考试、测验次数很多和比较多,中学生的比例比小学生高10个百分点。同时,77.8%的教师认为评价就是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
【分析】
应该说,随着近年来高考、中考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以及像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等现代教育理念的传播,中小学教育教学评价制度开始有些变化,一些学校和教师开始运用先进的教育评价观念,选择科学的评价方法来评价学生。但通过调查看出,传统的学校教育教学评价观念和评价制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目前,在学校教育教学评价方式上仍然偏重考试,而考试在类别和数量上仍存在着偏多超负的现象。除广泛存在的单元测试、期中期末考试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学校设有“学科知识竞赛”、“中、高考模拟考试”和“课外测验”,这反映了人们对考试的理解和滥用。在评价功能和目的上,较多注重达标性内容和终结性评价,忽略了考试的诊断、反馈、激励等功能。在评价内容和考试内容上,偏重于对学生学业成绩尤其是知识量的评价,考试内容囿于教材,内容陈旧,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所有这些都不利于中小学生素质的培养、提高以及义务教育宗旨的贯彻落实。
【观点】
学校内部的考试应强调发展起点评价的观念,让学生在考试中树立起再前进一步的信心。教育评价不仅仅是为了“甄别”和“选拔”,更重要的是为了“改进”和“提高”。成绩主要说明学习起点的新情况,而不是提供终结性的结论。
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应当尽可能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教育的内容、形式、要求都必须具有多样性,教育评价主体、评价的指标也应当多元化。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调查结果5 家长、教师对素质教育涵义的认识存在偏差
80.9%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特长,且有41.8%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搞课外活动,有2/3的教师把素质教育理解为“合格加特长”。可见,教师和家长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解都存在着偏差。
【分析】
素质教育与其说是一种教育方式、教育模式,不如说是一种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的主旨就是人的发展,这是素质教育区别于以往一切教育的根本所在。素质教育不反对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但它更加重视每个学生的品德、情感、态度、生命、尊严、人格、民主和权利意识、科学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人本理念、主动发展理念、民主和科学精神的培育,应成为素质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我们对家长的理解偏差进行研究发现,这可能与有些新闻媒体的一些报道的误导有关,因为74.6%的家长是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了解到素质教育的。另有19%的家长是通过家长会了解素质教育的。如果说家长关于素质教育涵义的理解偏差主要来源于传媒和家长会的信息传播,那么教师的理解误区则主要是自身思维定势和长期的教育教学行为模式、习惯的积累所致。
【观点】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坚持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宗旨,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化教育改革,构建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教育体系。推进素质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思想和陈旧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
(观点部分均选自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