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在山东采访时发现,一些地方高中、初中学校毕业年级提前结束课程,有的提前一学期,有的甚至提前一年。特别是教育部提出自2003年开始将高考时间提前之后,一些高中学校又在酝酿再次提前结束课程。这种做法对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推进素质教育危害很大,此风当刹。
记者在一所学校了解到,该校物理课在本学期11月就已完成了本应是下学期学习的第九章内容。有的学校从初一、高一就开始赶进度,为中考、高考留出足够长的复习应考时间,并把这种做法看成是提高升学率的法宝。各中学相互攀比,谁不这样做就好像谁吃了亏。更令人忧虑的是,社会上对这种做法普遍认可,许多家长支持毕业年级提前结束课程和双休日上课。如果双休日正常休息,家长对学校还有意见。该省教研室的一位负责同志对记者谈到,提前结束课程之风不但普遍存在,而且有蔓延和攀比之势。
提前结束课程,是典型的应试教育和升学竞争的产物,其危害极大。一是违背教学规律,影响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课程计划、大纲的执行,影响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教学改革的进行。由于盲目求进度、赶课程,致使课程计划要求必开的课开不起来,音乐、美术、体育、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等课时被挤占甚至被取消,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成为一句空话,素质教育难以真正推进;二是压缩课时,突击完成教学任务,使很大一部分学生跟不上课程进度,造成学习困难和学习压力,学生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产生两极分化,部分学习“后进生”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导致辍学;三是为赶课程,毕业年级学生正常的休息日和节假日得不到保障。此外,机械的模拟练兵和题海战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十分有害。
如何根治“提前结束课程”之症,基层的教育部门普遍感到难度较大。一位县市的教研室主任对记者说:“光靠出文件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即使有措施,哪怕是强制执行,效果也不会理想。招生考试制度如不作大的改革,提前结束课程之症难治。”因此,从根子上解决问题,必须加大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力度。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地方为刹提前结束课程之风,探索出了不少好做法,如由教研部门下发学科进度计划,建立严格的课程表审查制度,中学的课程表必须经过教研部门审查后方可执行;规定在校作息时间和体育活动时间,强制实行双休日和节假日;加大对规范教学秩序的督查力度,对提前结束课程现象严重的地区和学校取消各种评优资格;改革考试评价制度,不以考试成绩给学校和学生排队,不搞名目繁多的考试,任何考试不得扰乱正常的教学计划。这些做法和经验都值得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