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教育活动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虽然课堂外的因素会影响甚至决定课堂内的因素,但教育质量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课堂上,落实到生活于课堂之中的学生的发展上。然而,由于现行课堂质量离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有些人试图从课堂之外去探索和努力,以寻求对课堂的补充,尝试从新的途径去实现素质教育的理想。
这种探索和努力是值得赞赏的,也着实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和进步。问题是,这些成就和进步如何体现在课堂上。如果不能在提升课堂质量方面有所作为,我们虽然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却依然远离素质教育。
今天的课堂质量确实是令人担忧的。知识灌输、应试训练虽受到全社会的批评,但却是课堂活动的主要内容。教教材、学教材、练教材、考教材仍是人们对课堂挥之不去的印象。考试分数在学校中是至高无上的,它不仅是评判学生成绩的主要指标,而且决定着教师的待遇、升迁和地位。
分数就像一个无形的幽灵伴随在教师身边,牵引着教师在课堂中的行为。高难度的知识内容,高强度的死记硬背,高频率的考试练习,成为课堂中普遍的风景。教师的教学并非出于对教育的热忱和激情,学生的学习也并非出于对科学的冲动和渴望,而是为了在考试中获得高分。
分数高的学生不断得到表扬和鼓励,具有了继续学习的自信和动力,进而获得成功;分数低的学生不断受到批评和处罚,失去了继续学习的信心和志趣,进而走向失败。课堂在不断成就“英才”的同时,也不断地产生“失败者”。教育远离了人的发展,也就远离了人文、更新与创造,当然也就远离了素质教育。
近年来,人们为了把教育拉回到人的发展方向确实作了大量的探索。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给学生早已麻木的审美感觉无疑带来了一丝清凉和陌生的感动。学生从新的视角感受知识,认识世界,追寻自我。课外无疑是重要的,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
但值得深思的是,我们所有的努力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生活和发展状态的改变。令人遗憾的是,学生有限而多彩的课外生活并没有带来课堂的变革,学生还是要回到依然如故的课堂,无奈地感受着那里的统一、呆板、重复和压力。课堂和课外大相径庭,而又相互分离,课堂中的应试和课堂外的活动并驾齐驱,各得其所。以课外迎接素质教育的检查,以课内考量教育水平的高下。难怪社会上流传“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扎扎实实的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确实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家庭和社会不仅缺一不可,而且需要深度整合,课内和课外也必须有机地统一到人的发展这一指向上。但既然学生的主要学习时间是在课堂度过的,课堂显然应当成为评判素质教育的主要指标。素质教育必须立足于课堂,所有课外的探索也必须回归于课堂并为课堂质量作出贡献。
当然,课堂不只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生活和对话的不断调整。课堂中的学生不是被命令和被控制的集合体,而是一个被来自各方面信息驱使的不断变动的组织。学生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而成长,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否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是衡量课堂质量最重要的标准。叶圣陶先生曾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么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可见,学生在课堂中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才能自觉地参与学习过程。
提高课堂质量必须把课堂的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确立课堂的目标。而学生来源于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学习基础,面临不同的问题和困难,因而学生是多样化的,学生的实际和需求也是多元的。如果能够结合不同学生的具体实际,确立旨在激励学生主体精神的教育期望,并以此为基础组织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就会给学生提供激励性的信息和力量,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然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相反,如果教师独断专行,不仅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容易导致教学活动脱离学生实际。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课堂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是课堂的一员,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只是他们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表现出不同的学习类型、活动方式和个性品质。了解不同学生的文化背景和独特的经历及其产生的差异性对于课堂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了解学生的特点和差异会帮助教师作出正确的教育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