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8月10日《中国青年报》报道,我国亿万学生同用一套教材的历史行将结束,媒体以“群芳争艳”形容之。的确,这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南方的学生再也不用靠想像来读“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诗句,北方的学生也可以不管“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景象了。更多的具有地方特色和非名家的精彩文章也可入选到教材中来,并摒弃一些几十年一贯制、思想落伍、内容陈旧、写法呆板的所谓名家文章。更令人鼓舞的意义还在于一个教材百花齐放的时代的来临,它是思想解放的前兆。
但是,在教材放开之后,一些问题如果不加注意,可能会带来不少麻烦。
一是管理要跟上,避免一放就乱的情况发生。教材放开之后,出现的乱可能有几方面:出版之乱,教材动辄十万百万册,如果出版社一哄而上都去抢出版,质量如何保证;发行之乱,从前只有新华书店一店独揽教材发行,有时还会因为种种原因而造成教材延误等影响教学的现象,而今出版多元化,发行即使没有放开,乱的因素也会进一步扩大;用书之乱,各地各自为政不说,县与县之间,甚至是校与校之间,各有一套,造成教学研究、交流、统一考试等方面的不便。
另一方面,教材放开,教学大纲却没有放开,如何保证各地的教材能不折不扣地体现大纲的精神?当然,教育部教材司可以成立一个审查小组要求各地出版社的教材送审。但这样做教育部忙不忙得过来是个问题,时效性也是个问题。统一考试怎么办?现在的高考基本上都是统一考试,全国只有北京和上海独立命题。教材放开之后,高考命题权当然会随之下放,但至多也就下放到省区市。若省内各学校教材不一,如何命题才能体现公平原则?如何避免以权谋私的垄断现象?各地的主要出版社会不会以各种名义或者干脆通过行政命令独占市场,而不让其他地的教材“入侵”?高考命题单位会不会偏爱甚至推荐某套教材?用书单位会不会因为谁给的回扣多而用谁的教材?
也许是笔者多虑,但防患于未然,总比出了问题再想办法解决要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