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人
2003-01-17    烟台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 于文书

字体大小: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全面理解和贯彻党的这一教育方针,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育方针是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方向和指导思想,是关于教育的性质、目的、任务、功能及其实现途径的总规定。我们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根据当时具体情况制定的教育方针,揭示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规定了教育的服务对象、培养目标和培养途径等最基本的问题,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明确提出的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在回顾总结我们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为指导,立足于我国的国情,着眼于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放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而做出的科学、严谨、全面的表述。它为我国的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当“为谁服务”、“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等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一)“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明确规定了教育的服务对象

  在教育为谁服务的问题上,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提法。在革命战争时期,我党根据当时革命斗争对教育的要求,把政治需要放在首位,强调的是教育为政治服务,为战争服务,为阶级斗争服务。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后,在党的教育方针中,长期使用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提法。对那一时代提出的服务观,我们如武断地说它是错误的或“左”的,未免过于简单化。不过有一点可以断言,从1957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的20年间,我党在指导方针上发生了严重的偏差。尤其是“文革”期间,在“左”的思想指导下,教育的功能被扭曲了,教育成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学校成了政治运动的阵地。从本质上说,这个时期的教育方针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左”的影响是不能否认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在这一背景下,有人想继续维护“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正确性,提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就是为‘四化’服务”,就是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一脱离当时背景的诠释或辩解是苍白无力的,因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提法没有从根本上揭示教育的性质。在任何时期,教育都必须围绕那个时期的中心工作来进行。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毫无疑问,教育应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包括经济建设,又包括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很显然,“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比“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提法更全面、更准确、更科学,更能揭示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

  教育要为人民服务,是为了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受教育的权利,从而使全民族的素质得到提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把代表、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此有过许多论述。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后,江泽民同志又进一步指出:“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人民谋利益,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这是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一个根本原则。”要“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在整个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教育作为一种文化,是为创造者、为经济和政治服务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的文化。在我国社会里,人民群众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成果的享有者。因此,作为文化现象的教育,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

  (二)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途径

  实现教育目标,从根本上说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系统的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前人传承下来的书本知识;二是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应用书本知识的能力。二者互为补充、互相作用。在我党历来的教育方针中,都十分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强调“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中的一个重要原则。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十分强调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除了掌握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生产知识和劳动的基本技能。其实质是要在教育与生产劳动之间建立起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十分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他们认为,这是培养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根本途径,是逐步消除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的重要措施。因此,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继承。

  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时期以后,邓小平、江泽民等领导人对这一思想的内涵进一步拓展,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党的十六大报告对这一思想进一步作了阐述,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措施。它至少应包含以下两方面含义:一是学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同时,加强同群众的联系,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二是教育事业要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使教育的发展和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的需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实质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使教育对象树立无产阶级的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

  (三)“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党教育方针的主要内容和核心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我国的教育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个教育目的问题。这里所说的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是我国教育培养人的总目标。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应该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需要指出的是,长期以来,人们对学生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提法没有异议。但是,在教育方针中要给“美育”以一席之地,使人们都能认可还要有个过程。因为,许多人认为德育、智育、体育已包含了美育的内容,美育不应再有独立的位置。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不可否认,德育、智育、体育蕴含了美育的某些内容,但是代替不了美育。美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对美的感受、鉴赏、创造的能力,是为了培养人的和谐、美好的情感,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便把进行艺术审美教育的“乐”置于学校教育科目“六艺”的前列。在近代的教育史上,蔡元培先生曾极力倡导在学校实施美育。建国初期,我国教育部提出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对学生的全面、健康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遗憾的是,到了1957年以后,美育从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中去掉了,各种教育学著作、教材、讲义再没有了美育的位置。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左”的影响固然存在,但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学校实施美育的作用以及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造成的。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必要重新审视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美育是实现教育职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教育的基本社会职能有两条:一是通过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接受前人在生产斗争中总结出来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具有参加社会生产的准备;二是传授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思想意识、道德规范、生活准则,使他们具有参加社会生活的准备。二者必须平衡发展。对于个体的人来说,教育同时也是满足人类身心发展和审美情趣的需要。由此可见,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都是作为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但它们担负着不同的任务,彼此独立,又互相渗透、互相影响,而美育对德育、智育、体育的作用更为突出。美育主要是靠美的形象打动人,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于美育之中,以美引善。美育能够大大开拓学生的视野,充分调动他们学习、钻研的积极性。通过美育,能够以美导真,吸引着学生去探索真理的奥秘。美,是体育所追求的目标,体育运动本身就包含着美的因素。

  美育是学校教育过程的有效手段。由于美育的内容多是直观的艺术形象,教育的方法不带有一般教育的强制性,而是动之以情,靠美的形象打动人,因此,最适合青年学生的特点,能使他们心甘情愿地去接受美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高尚的情操,获得精神的愉悦和满足。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培养目标的相互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二者是统一的,是红与专辩证关系在教育目的上的集中反映。它一方面着眼于培养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建设者”,一方面又从“接班人”的高度提出政治思想、阶级立场等方面的要求,突出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这就比过去所提的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目标更明确、更具体了。当然,对培养对象的基本素质的要求也更高了。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素质教育改革:别开生面的“那达慕”
· 教育的四大支柱
· 40个孩子缘何“异口同声”
· 一初中生困惑:名校毕业=生命意义?
· 家长的“好孩子”和“现代人”距离有点远
· 武汉“上学时间推迟”政策成空文
· 素质教育:一种新的价值观
· 为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欣喜
· 普及电脑书法课被取消 学生还会“写字”吗
· 湛江“六进课堂”助推素质教育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