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的人大附中能和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联系起来的部门只有电教中心,他们的职责和现代中学所有中学的电教部门一样,负责学校的电子电器广播工作。然而因为一位副校长不寻常的超前的眼光,看准了信息技术将对教育产生重大的影响,人大附中迈出了现代教育技术创新发展的第一步。于是奇迹出现了――
1995年的11月,国内中学第一间多媒体教室在人大附中诞生;
1996年,人大附中建起第一个因特网站;
1998年,人大附中校园网正式建成,在国内中学居于领先地位;
1999年和2000年与美国的堪顿中心学校做了远程教学;
2000年,建成了全国第一个可容纳200名学生的中学网络阅览室;
2001年的11月份人大附中与日本开通了远程教学活动
2001年,获得网络文明工程组织委员会颁发的“绿色网络示范学校”;
2002年,全体300多名老师配备电脑;
2003年非典肆虐的时候,人大附中的校园开通网络绿色通道,全北京市的学生都可以免费登录人大附中网站进行学习。
这位当年的副校长,就是今天的人大附中的校长刘彭芝;这一切,都源自这位校长的一个梦想和一种理念。刘彭芝认为,“信息化是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必须以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占领中学现代教育技术的制高点。我的理想是建一所世界一流的学校,这样的学校要有一流的现代教育技术,要有懂得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一流人才。”
美国著名SUN公司的首席科学家,在参观人附中后说“人大附中的信息技术已经站在了中学教育的山尖上,应该向下辐射”。 人大附中在不断尝试把优质的教育资源向外辐射,帮助中西部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办学,而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更为便捷、更畅通的途径,使人大附中能够更好更大的履行社会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