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的思想实际,建立行之有效的课堂实践模式,让蒙上“失败者”阴影的中职生,形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为自己的未来着想,并懂得为他人、为环境、为国家民族兴衰着想的完善人格,这是中职学校所面临的共同课题。
让中职生以成功者姿态走向社会
■山东省平阴县职业教育中心副校长 丁颖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和择业就业竞争压力日趋激烈的情况,中职学校只有让毕业生具有强烈的责任心,才能实现“培养实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的教育目标,达到“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的教育目的。中职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科教学,课堂、课程是学科教学的主阵地,在大德育理念观照之下,学生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形成的主要环境也正是课堂教学领域。
平阴县职业教育中心在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方面的探索中,曾经认为对学生的责任教育也应该象其他德育工作一样,不外乎是解决“知、情、意、行”,采取多种渠道灌输,以提高学生的责任认知,采用多种形式的体验,以提高学生的责任情感与责任意志,最终让学生具有一种良好的责任行为。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不管是环境教育、养成教育、课堂教学,还是活动德育、教师的以身作则作用等,通过多种教育途径强化责任要求,形成一个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教育体,固然丰富了责任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体系,但在责任教育的力度上总有欠缺。
课程是职业教育教学的主要载体,课程特色是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特色,在每一堂课中,教学内容的价值引导、教学氛围的创设、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材的把握和挖掘、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要求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无不渗透着责任情感的滋润和责任行为的培养。加强责任教育的针对性,在保留传统责任教育做法的基础上,集中到学校教学这个层面,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使各门课程共同致力于学生的责任教育,对于德育工作来说十分重要。因此,学校制定了以“责任在心”为核心理念的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以责任教育课程模式研究为载体和中心任务,树立和打造独具职教特色的校园责任精神。
责任教育课程设计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责任教育课程实践,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教育渗透、贯穿到中职教育课程体系中,在教学中将责任理念纳入课程理念,发挥中职教育课程体系在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引导学生透过省思与实践的心智行为运作活动,将责任理念内化为自身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提升学生的责任能力,为学生立足社会奠定良好的道德和能力基础。
责任教育课程实践需要遵循的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