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是党中央对理论界和学术界提出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文学理论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打造文学理论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既是我国文学理论自身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加快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迫切要求,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
什么是文学理论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即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学理论学术话语体系呢?总体来看,这是一种综合的、高品格的文学理论话语形态,其基本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即民族性内涵、科学性内涵和大众性内涵。其中民族性是底蕴,科学性是核心,大众性是价值取向,只有在这三者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形成文学理论学术话语体系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其一,民族性内涵。它要求在我们的文学理论学术话语体系中首先要蕴含我们中华民族的特性,要求葆有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质的独立和尊严。民族性话语是一种综合性话语,它既延续传统,也反映现实;它既有民族精神的主脉,也汲取外来思想的营养。民族性话语是我们的精神故乡,同时它又具有一种结合时代精神和世界眼光的创新性和开放性。我们谈及文学理论学术话语的民族性,并非一味强调传统,更不是要关门造车。对于外国的文学理论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有所批判、有所吸收;既不可全盘接受,也不可形式主义地接受。外国的文学理论必须和中国的民族特点相结合,要有一个民族话语、民族思维的转化过程。只有经过这个过程,外国的东西才能转化为具有民族形式的东西,才能成为民族性的有机营养成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