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研究 > 综合研究
打造文学理论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
2012-06-27    中国教育新闻网-光明日报

字体大小:

  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是党中央对理论界和学术界提出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文学理论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打造文学理论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既是我国文学理论自身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加快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迫切要求,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

  什么是文学理论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即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学理论学术话语体系呢?总体来看,这是一种综合的、高品格的文学理论话语形态,其基本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即民族性内涵、科学性内涵和大众性内涵。其中民族性是底蕴,科学性是核心,大众性是价值取向,只有在这三者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形成文学理论学术话语体系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其一,民族性内涵。它要求在我们的文学理论学术话语体系中首先要蕴含我们中华民族的特性,要求葆有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质的独立和尊严。民族性话语是一种综合性话语,它既延续传统,也反映现实;它既有民族精神的主脉,也汲取外来思想的营养。民族性话语是我们的精神故乡,同时它又具有一种结合时代精神和世界眼光的创新性和开放性。我们谈及文学理论学术话语的民族性,并非一味强调传统,更不是要关门造车。对于外国的文学理论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有所批判、有所吸收;既不可全盘接受,也不可形式主义地接受。外国的文学理论必须和中国的民族特点相结合,要有一个民族话语、民族思维的转化过程。只有经过这个过程,外国的东西才能转化为具有民族形式的东西,才能成为民族性的有机营养成分。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第三届《教育研究》论坛召开
· 教育研究不能缺失科学精神
·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张俊宗:教育研究需要完善
·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业型大学
· 夏鲁惠:提高教学质量需从“教”转到“学”
· 努力实现建设学习型社会战略目标
· 郭峰:全球化时代大学国际理解教育策略构建
· 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成立
· 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正在形成
· 生命如花 教育美丽——大学需探索实施生命教育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