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下名单,这个研讨班有27个省教委社会力量办学行政部门的同志(浙江、海南、西藏的未到),30个省的民办学校校长参加,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27岁,表明我们在民办教育战线上工作的同志的社会年龄很宽。我们这支队伍特别能工作。非常高兴与大家沟通。
我个人认为民办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有六个问题,认识和管理,法规和政策,特色和质量。要发展民办教育,就必须把这些问题解决好。我今天主要讲认识,管理和政策问题。
一、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概况和趋势
1.学校发展概况
我个人认为,民办教育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70年代末、80年代初为恢复起步阶段,之后经历了迅速发展阶段。当前由于国务院条例的颁布,民办教育进入了依法办学、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新的发展阶段。
根据不完全统计,建国初期,我国有民办高校227所,占高校总数的89%。50年代,众所周知,都变成公办的了。80年代初,民办高校开始恢复起步,据初步统计到86年有370所,到91年有450所,发展到94年是880所。95年是民办高校数量发展的高峰期,共1209所。96年是1109所,97年1095所,学校数量下降了,但是学生人数比95年增加了48万人。可见民办学校学生人数发展的高峰在97年。因此以97年作比较,普通高校1020所,成人高校1107所,民办高校1095所。由此计算,民办高校学校数占高中后教育机构的33.9%。而在高校校生人数总的是708万,民办高校的在校生是119万,占16.7%。97年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学校22所,占1095所民办学校自身的2%。学历文凭试点学校当时是157所,1095所的4.3%。"暂行规定"颁布后按其规定审批的第一所学校是黄河科技学校。
从这个发展情况看,民办高校的学校数1/3,在校生人数16点多万。
从对24个省市的调查情况看,民办高校条件比较好的,符合或接近"条例"规定条件的有1/5,即200多所,生均达到12。5平方米(规定是10-16),专业设置平均达到6.2个(规定是3个以上),校均规模达到1300多人(规定是500人以上)。这三类学校或教育机构均规模97普通高校3100多人,成人2460人,民办1087人。据我看到的材料,高校的合理(或效益)的学生规模是4000多人。
2.文凭考试的试点情况。
从省数看,已经有18个省市开展此项工作,占全部省市的58%,可见省的面是比较大的。从学校数上看,据15个省市的统计,占学校数的14%。从专业看,有专业数124个(记重复的),其中上海的专业比较多,19个专业。我们这次会议要门研究学历文凭考试的情况。因为管理权限有变化和调整,包括教育部各司局之间,教育部和省市之间的管理权限都有调整,特别是要下放高职和高专的管理权限。
学历文凭考试的层次是高等专科。对此,原来思路是鼓励的,许可办学和认定水平分开的政策。而在管理体制和权限调整的情况下,这项工作如何开展,会有新的问题。
文凭考试开展情况,根据国家考试中心97年1月和7月对8个省市文凭考及格率的调查,7门及格率达到将进一半。
对这个问题总体的认识,我认为是在探索一种非传统学校教育和非自学考试的、学校办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一种教育形式,是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
3.存在问题。
我认为民办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当前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A.管理问题。管理方面的第一个问题是法规尚不健全,很多事情有案例了,但是不知道怎么管理,法规政策急待健全。管理方面的第二个问题是管理力量薄弱。从我看到的这系来的名单,有24省挂在成人教育处,有4个是独立设置的处室,福建和广东是高教处,海南不知道。全国真正管民办教育的大概的不到100人,也可能到50人。管理的第三个问题经验有待于总结,有宏观、中观和微观的丰富经验,但是由于管理力量的薄弱,总结得很不够,客观上把管理力量变成了消防队的作用,总结新鲜的经验太欠缺。
B.办学方面的问题。总体上是两个:一是条件不足,质量不稳,总体办学水平不高;二是办学行为缺乏规范,盲目性比较强,自发没有变成自为的行动。97年委托民办高教委作了调查,对102所民办高校进行了调查。在教职工素质建设问题上,有两个56%,即退休人员占56%,年龄大于60岁的56%,小于40岁的占21%,专职教师队伍有2/3的学校教师少于40人。
C.认识问题,对其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对此不展开说,在后面讲。
4.发展趋势。
这个问题比较清楚,因为我国提出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振兴计划明确今后三五年基本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由此,我认为民办学校的发展趋势是并存共荣,共同发展的趋势。既然民办学校的发展趋势是并存共荣、共同发展的趋势,那么,积极推进民办教育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二、充分认识民办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我个人认为,认识是先导,要充分认识其地位和作用。
首先谈对教育的认识。
对此我有两个观点:一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准是教育的发展;二是中华民族素质及智力的有效发展将决定着国家未来的昌盛与繁荣,没有国家先进科技和教育的民族,就没有参与世界竞争的资格。我很赞同周光照院士的看法:面对新的机遇,只有在教育和科研上准备好的民族,才能迅速地发展。人才是开发智力的先锋,是发展高科技和知识经济的源头。在21世纪到来的时候,有人提出21世纪将完全进入财富源于人力资源的崭新时代。比尔?盖茨就说过"教育将成为衡量个人财富的唯一尺度",他这实际上是说,优质教育等于财富。江泽民同志说:"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两不可缺少的飞轮。"我认为,从事教育事业是科学、哲学、技术、艺术四者的结合。
我国的教育水平发展如何?
在中国当前从业人口中,高教的人口在2-3%;城乡居民受过高等教育的占1.4%,远低于世界的水平,如美国是32.2%,日本21.2%,加拿大19.3%,泰国2.9%,印度2.5%,巴基斯坦1.9%。对于发展教育,就是要如邓小平同志所讲的,各行各业都要支持教育,使教育成为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举足轻重的社会性事业。美国有句谚语:钱袋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智慧装在中国人的脑袋里。对我们中国人的智慧,是世所公认的。我们对人的智力的开发的任感要有清醒的认识。
从高教毛入学率上看,美国是74.1%(97年),日本46%(95年),泰国23%(93年),韩国37.7%(93年)。1997年美国有高校3786所,其中私立高校2144所(占全部高校的55.6%),私立高校的人数314万(占21.8%),可见私立学校的所数多,学生数不多。
对民办学校的应有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甚至受歧视和的现象,在中华职教会上,某个省民办高校已经发展的万人规模了,有了亿元资产了,但是96年报的学校规划还没有批。
在舆论环境上有三种论调:
一是多余论,认为存在的必要性不大,认为公办学校发展得很好,没有必要再办民办学校;二是冲击论,认为民办学校冲击了公办学校,与公立学校争生源;三是赢利论,一说起民办学校就是以办学之名行赚钱之实。
我看到天津教科院对私立学校的一个调查,其中有一个栏目:"你认为目前有无发展私立学校的必要",结果是认为"没有必要和说不清"的占一大半,54.6%。这说明认可度不是很大。
对民办学校有"四怕":
一怕乱,乱办学,乱收费;二是怕质量低;三怕毕业学生多了就业困难;四怕影响公办学校的生源。
对这些怎么看?
我总结了民办教育的"六个作用"和"五个有利于"。
我认为民办学校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十几年来各类民办学校培养和培训了数以千万计的毕、结业生,补充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需求,尤其是农村乡镇企业、集体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拓宽了学路,为社会成员提供了更多的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缓解了政府教育经费的不足,为部分离退休知识分子提供了继续发挥才智、为社会作贡献的场所,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
社会力量办学的"六个作用"1.民办教育的发展增加了教育供给方式的多样化和选择性,为更多的青少年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提供了选择学校、选择接受教育内容的机会。全国已经有5万多所民办学校。有选择性不容易,多种选择是人类成熟和人类发展的标志,2.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对教育的多种需求与现有教育规模有限的矛盾。
3.进一步挖掘了社会各种教育资源的潜力,使资源共享的成本降低,对优化教育资源起到了调节的作用。
4.有效地增加了教育投入,补充了政府财政的不足,对吸纳社会教育资金作出了贡献。
5.对维系社会稳定、缓解就业压力起到了缓冲的作用。
6.在民办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无私奉献,艰苦创业、规范办学的典型,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新鲜经验,培养了一批急需的实用人才。
作用是明白着的,应当宣传。
我认为,社会力量办学有"五个有利于":
1.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全社会的教育意识,调动社会各界办教育的积极性,加快教育发展,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
2.有利于改变国家包揽办学的格局,推进办学体制的改革,促进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办学的实现。
3.有利于吸纳资金,增大教育投入,对社会和个人的教育消费的导向起积极作用。
4.有利于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5.有利于教育适应经济发展、满足社会多方面的的需要,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教学体系。
总之,民办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办学体制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教育宏观结构的形成中起着积极作用。因此,应当从教育制度结构中,从教育投资中,在教育的政策措施中,在教育改革和办学体制改革中,充分认识民办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三、切实改善和加强管理
管理问题是民办教育发展的基础。管理包括教育行政和学校的管理。
(一)机构设置现状教育部机构改革后,是这样的一种管理思路:
按照中央文件的规定,在教育部调整的过程中,人事司有个规定,按照原处室的主要职能确定调整去向,原成人司的社会力量办学办公室,整个建制地调整到规划处,职能主要三条:(见发的小册子)在国务院批复的文件里,对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在一块在规划司以外的其它司局也分别有所表述。基础司:"指导社会力量举办基础教育各类学校及教育的工作",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司:"指导社会力量举办各类中等教育学校的工作",高教司:"指导社会力量举办高等学校的工作"。在机构上,是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和分层分类管理、各司其职的管理办法。有统筹管理,也有各司局里的主要是教学方面的指导。
各省市的最新的情况是,在省教委独立设置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办公室的有四家,放在高等教育的有福建,挂在成人处的25家。西藏情况不明。这样的现状是否大家都满意?我是不满意的。我一直认为,也一直强调机构设置是领导管理体系的核心,是地位的体现,没有设置专门的机构管理,必然使之处于不重要的地位。
现在下面的同志面临机构改革问题,我的想法是在此关头我们要尽职责,在改革中有我们说话权利时,就要尽职,要争取。按照什么思路争取?我想,一是社会力量办学在你那个省里有无职能,要把职能说清楚。既然有七八种职能,就要有机构。一定要明确有职能才有机构、有编制,才能确定管到什么程度;二是学校的同志也要呼吁,为省市的教育部门在机构设置中使我们处于一个比较主动的地位。省市的改革,不可能通过中央行业部门去干涉,由此各省的同志要多考虑。
从总的方面说,国家教育部的管理思想,将来是要加强宏观管理,淡化直接管理;强化服务指导,努力作到宏观指导正确,督促、保障有利,为基层战线和学校的服务要主动和求实。但是加强宏观管理不等于空泛,主动、求实不等于过细。
(二)对民办学校的管理民办学校怎么管理?当然与公办学校有所不同,特别是协调能力很重要。
我主要讲民办学校管理的思想目标,原则内容手段和方法。
1.管理的思想和目标大家都是管理者。要适应21世纪的需要,更大的资源解放和改革的突破是在管理的进步上。国有企业亏损的统计表明,亏损管理因素占81%。管理是软科学硬功夫,对管理要提高认识。管理的核心是管理思想和管理机制。学校管理是教育管理中的基础,校长是管理中最重要最能动的因素。
当前的管理思想有三个方面,一是建立完善的宏观管理体系,主要通过立法、执法、制定政策规章和战略规划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大政方针。最重要的是国家依法治教政府依法行政,学校依法治校,社会依法参与,各主体都按照法律各自依法去做。二是加大地方统筹管理职能。三是学校实现目标管理和自主管理。
总的说,要形成在国家宏观政策法律制度的保证下,社会广泛参与(中介组织等),学校自主办学自主管理的体制。或叫宏观政策管理,社会监督参与学校自主管理。
国家政府的管理是关键,中接组织要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而学校的管理是基础。
行会组织也有问题,应当承担的是一系列政府不宜承担和单个学校难以承担的,充分发挥它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2.管理的原则各级教育行政有四个原则管理:一是要合法,有权必有责,侵权必受罚;二是公正性;三是协调性(四川的同志很形象地叫"沟对"),省市尤其要非常注意这个协调性;四是效益性。
行政管理与学校管理不同。
关于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内容大体有六个方面:
一是办学方向和贯彻党和政府的办学方针。
二是资格认定。包括4个方面的认定,即:1.学校办学资格,审批许可等;2.校长资格的认定及培训制度。民办学校校长的来源复杂。民办学校有"四自一活":"四自"是自愿,自筹资金,自主办学,学生自由择校,"一活"是机制灵活。区别于国办的最根本特点是自愿自筹。我们欢迎办学,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够把学校办好,一定要对校长进行认定和培训;3.教师流动性大,要有教师的资格的认定和选聘;4.财会人员的资格认定,财会人员要有行业的会计证,学校自筹资金,在财务问题上出现问题就上法庭。
三是质量检查评估和教学业务指导,奖优制差。
四是证书发放及广告审计收费,财务、财产、广告、审计等相关事宜。
五是咨询培训信息和教材服务。
六是理论研究。民办教育理论与实践不相适应。据我们了解,上海已有专门的民办教育研究所,北京也将成立。
关于学校的管理原则学校的管理原则有4个:一是方向性原则,不管是什么学校,民办的远距离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怎么作人才有价值,"光有专业知识,只是一条狗,不是一个发展的人"(爱因斯坦语),需有成功理念,竞争意识;二是公益性,不以赢利为目的,以学助学;三是规范性,在国家政府法规的保证下,规范办学;四是效益和质量性,全面提高质量和效益,以社会效益为目的。
学校内管理涉及的比较多,有生源管理,教育教学,经济运行形象管理等等。
要办好一个民办学校需要具备六个方面的条件:a有稳定的资金来源;b有一位学识人品好的好校长;c有一批出类拔萃的好教师;d良好的学风和作风;e高质量的教育;e高水平的管理。
在管理上,重点说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问题。"条例有"上一句话,民办的教育机构"可以设立董事会"。现在民办高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有四种类型:a董事会决策下的校长负责制(北京市有文件);b主办单位指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民主党派);c校长负责制;d教工民主大会基础上的校长负责制。各个学校的起步、发展过程不一样,管理形式也就不一样。
各个学校的投资体制不一样。当前的问题是责、权、利不明。董事会决策下的校长负责制,也比较复杂:一种是董事兼校长并是法人代表,集管理学校、办学、创办于一身,应当研究这种形式的优势是什么;第二种是董事长和校长是两个人,但是董事仍是法人代表,出了问题法人负责,校长是执行者;三是董事长和校长是两个人,但是董事会不担任法人代表,校长是法人代表,北如京的规定就是如此,校长不兼董事长,但进董事会。这几种形式哪种好,需要总结。
学校董事会和企业董事会有所不同。校董事会董事由创办人选定,而企业董事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校董的成员不一定都由捐资者产生,企业董事会成员必须在股东中产生,校董事会则不一定如此;企业设置主体为赢利的法人我们学校属于事业法人,但是没有单独分出学校法人;办学目标,学校要要对国家负责,育人,企业董事会主要的对大会负责,学校不能存续,校董就是清算财产,大部分用于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企业财产属于股份的凭份额份成,还可继承财产。现在民办学校有一二十年历史了,学校内部的管理,对内部的董事会,投资者,校长,总结责、权、利。
政府和学校的关系。在管理方面,有四个层面:政府社会学校和家长,二是管理者政府管理者和举办者,学校内容部董事会(理事会)投资举办者和投资者。我的宏观上的思想是,管理者依法治校,出政策出法归,主办者主要是筹资金建学校办学者是出智慧。运做起来各尽其责。
四、认真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对几个政策问题的思考,不代表司里,是个人的思考。
(一)关于发展问题
民办教育的发展,立法和政策是保证,将来要制定民办教育法我转岗到计划司,对发展问题真想了。发展问题我讲八个观点:
1.我国教育的发展程度。
国际上讲一般是从小学大学的就读上判断国家和教育发展的程度。98我国小学学龄入学率是98。9%,初中87%,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后,普通的包括成人学校,合计的宽口径40。6%。大学阶段毛入学率为9。1%,其中包括国家学历文凭考试,这样的发展程度标志着我国受中等教育的比重接近于发达国家。美国25岁以上人口中受中等教育的比重是44。6%,日本43。7%,前苏联是49%,中国42。5%。但是我们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大学的入学率大于35%,96年国家统计局人口普查我国受高大教育的人口比例是3%,北京市是13%。高教毛入学率97年作宽口径统计9。1%,相当于90年代初小康型水平平均水平的的1/2。按照1990年标准小康型国家大学生应当占适龄人口比重平均值的16%。可见,我们国家初等、中等教育发展水平并不低,发展程度低在高等教育的同龄人的入学率上。
发展程度上的另一个指标是投资水平。联合国开发暑提供了100多的国家和地区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我国是2%,低于世界5 .1%的平均水平,我们教育部公布的98年是2.56%,发达国家是5.4%,发展中国家是3.9%,最不发达国家是3%,我们国家的投资水平属于最不发达国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排队,153个国家人均教育投资排队,中国第145,倒数8,大学生毕业生和人口总数在120个国家中101位,倒数第19。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级财政供给不高,用于教育的拨款比例比较低,必定限制教育的发展。
2.关于发展的借鉴
我说两个问题,其一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按照国际上的说法达到同龄人的15%,最低线。行动计划上提出目标是2010年达到15%,即提出了大众化问题。我看到的材料有一个发展速度发借鉴,在一个国家接近和进入"大众化"时,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是最快的,年增长英国埃及墨西哥土耳其在接近大众化增长速度是6-9%,西班牙伊朗和泰国,速度就更快了入学速度,18%。即其它一些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在接近和超过大众化最低限度时发展速度是最快的。那么分析起来,可能我们的高等教育发展速度会很快。
美国的一个叫Jamse的人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国家公立学校提供的教育机会越少,根据教育机会的需要产生的私立学校越多;一个国家的文化类型越反复多样。公立教育系统越是统一,越引起私立学校发展;人们对教育质量的不同需求,会导致私立学校的发展;政府政策,有关管理的政策影响了数量和规模,投入经费越少,私立越多;文化和宗教差异大的国家不同,私立学校比较多政府给予资助越多,私立学校越多。他看到发展中国家的私立学校,因为公立学校有限,进不了公立学校,才进私立学校,而发达国家因为公立学校多,从总体上公立学校选择不多,就选择私立学校。
3.发展思想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民办学校要通过自身的积累求发展。在振兴计划立提出容许学校滚动发展。
4.发展目标我国已经提出三个目标:振兴计划提出的,现在99年毛入学率高等教育9.1%,2000年要11%,2010年全国人口受教育的年限达到发展中国家先进水平,高教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5%。而且提出要提供发展,那么发展要有量的概念,质的概念。关于共同发展的格局应当有比例。在比例上,可以采取介户于补充型和双轨型之间的发展模式,招生比例有人提出在量上民办校占到30%,叫共同发展。要有比例,否则什么叫共同发展?现在是不是就是共同发展?现在我们民办的普通和成人的占16%。这些都没有研究。
5.发展的重点,在条例上提了四个重点:学前、高中阶段、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最近在研究时提出,能不能提出重点发展非义务教育,尤其是中高等职业教育。这是肯定的。这就比"条例"上更具体。如果没有重点会导致民办教育的盲目,钱来的本来不易。
6.我的观点要因地制宜的观点,总体比较快,但是要因地制宜,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发展阶段,非均衡性的不同速度第发展,各个省市不一定一样。
7.考虑和估量社会对重点的认可度,对民办教育发展重点的支持度,否则难以发展。虽然我们确立了重点,但是社会支持度不够,难以发展。社会认为高职是低层次的,不愿意上高职,而愿意上本科。在高职问题上,现在有几种观点,有人认为是一种教育类型。还有人认为高职是一种层次,但我不认为它不是一个层次,只是一个类型。当前;社会上对高职不认识。
8.发展中民办学校面临的发展形势及挑战。民办教育发展20年了,办学体制多元化在8种模式中发展的:
第一,实行了国家及政府两级投资并管理的两级办学以地方(省市)政府为主的环境下办学,正在起草高职审批权利下放到省市的文件;第二,社会各界有积极性愿意与学校联合办学,公办学校有无形资产,社会各界愿意的普通大学里办学,如北大,清华。
第三,公办学校体制改革,申请转成民办,这种不多,但是有;第四,股份制学校,有的省市,如浙江提出试办;第五,中外合作办学,外国把教育作为产业,认为我们的教育是很大市场;第六,国有企业改制办学,像东亚等民办大学;第七,在公立大学中附设附属型民办学院,它整体上是国办的,但是允许它附设民办学院。
我们就面临紧迫感。我看到的一个材料,说学生家长对私立学校选择的比例大体是7%,预测私立学小在北京和全国有10%以内的生源的市场。这不一定准确。每年报考普通高校的260多万,成人高校的230万,录取成人的90,普通高中的130万,230万,你看你还剩多少。大多数对我国民办是予以关注,但是对发展的必要型缺少了解。公众的经济承受能力,特别是农民,对民办学校发展的,该分析形势,定位,我们该朝什么方向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
公办学校转制的认识,我的看法是转的是运行机制,不是所有制,是经费的筹措和管理机制。对管理体制的转问题我个人没有想好,因为它涉及到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还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重大问题。转制的核心在国有教育资源所有制不变的前提情况下,教育资源的重组。在此问题上国外有先例,如美国有25个州通过了"公校私营法",其目的在于改善管理。七八种办学的形式比如影响到民办教育的各方面的考虑,我提供给大家的意思是进一步考虑我们的发展,希望大家在办学体制多元化下,估计全教会后,高职的研究过程中有几个路子,以来熟悉的的"三该一部"允许办二级学院,社区学院的试点,要了解社会需求,教育资源重组的新的形势发展。
(二)关于政府的资助和支持刚才我交代了一个思想,认为政府支持资助民办教育就会发展的快。按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定义,公立学由政府办的,不论其经费从何处来,就是公立;何围私立学校,不一定都接受政府的经费资助,私立学校可分外政府资助型学校和非资助型私立学校。就是说,是公立还是私立的界定,不在经费,而在于主办者。
发达国家政府对私立学校的资助类型,两大类:从资助数额看,有全额资助的(占整个经费的80-100%)和部分资助(10-80%)的,美国在经济发展的早期,主要靠学费,然后在发展后主要靠政府的资助,即与经济发展程度有关;以资助的项目分类:a建校经费;b日常经费,日报把评估作为经费多少;c教师工资,退休近,住房,荷兰全部,法国是部分;d学生补贴,北欧学生补贴,美国提供大量奖学金等,和各种专项补贴贷;e对其它项目的资助,科研,购买仪器设备;f优惠政策,在贷款、用地产业税收和进口关税的政策和其它项目上。以上共六大类。
我国在条例上专门有一个叫政策扶持,从我国现行的情况看,在有两大类上作得突出点,一是政策型扶持,在买地等方面,我们要求的也是这个政策性的支持,要研究其落实的问题;二是行动计划提到还有表彰奖励资金。现阶段主要是落实政策。把表彰基金作好,另外争取资助。各个省不同。
但是在谈政府资助问题时,要立了解我们的现实,经济发展的早期,私立学校主要靠收费维持,但是政策的研究落实,是教育行政部门去作的。当前研究的是政策支持,设立的表彰基金上,各省市能够有其它渠道的政府基金上。要很多钱不现实。
(三)民办学校的投资主体和校产属性问题对民办学校的投资主体和校产属性问题,在教育部和教委发的条例和若干意见中提出了半句话:在民办学校存续期间,要分清教育机构中国有资产、举办者投入的资产、教育机构办学积累的资产,要分别登记建帐。这实际上是明确了民办学校的多元化的而不是单一的产权关系。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民办学校的资金来源是很不一样的,大体上可以说有十个来源:收费,社团集资,企业事业单位投资,乡镇集体投资,举办者个人投资,校产收益,捐赠,贷款,政府补贴,科研经费。显然这是多元化的投资体系。
根据对百多所学校的调查分析,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家长交的学费收入占整个资金的85%。靠收学费而来的校产积累中大多数来自四个投入:学生家长,学校管理者和教职工的智力投入和政府的政策投入。以学校收费为主滚动而在校产积累中形成的资产不能简单地归到某一举办者所有。如果有允许回报的另一种政策,某些人可以得到一定的数量。以企业、事业单位投入资金和实物,形成校产后,校产归投入单位;举办者和公民个人出资投入而形成的校产,产权归个人;政策投资形成的校产,产权归国家。要研究产业化和回报问题,多元化的产权关系,多元化的投资体系,但是大多数学校的校产是由学生家长投资形成的,这些学校的产权应该归社会所有。
(四)关于民办教育成本和收费。
在成本问题上,要考虑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性公益事业,应当积极吸引社会各界向教育投资,分担教育成本。
教育是公益的,但公益性不等于福利性,也不意味无偿性。这点有价格法说明,价格法第三章政府的定价行为表述为:对重要的公益性服务价格,政府在必要时可以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教育的收费属于价格法中的公益性服务价格,而不是商品价格。由于教育是公益性的事业,因此收费应体现按成本核算的思想,而不是按商业性服务考虑赢利来计算收费;由于教育服务对象的社会性和广泛性,应该积极吸引各界向教育投资。分担教育成本。
成本构成和如何收取办学成本问题。民办教育的成本构成有五个:a民办教育的一次、再次、多次的基建投资,已有设备的更新和折旧维持性投入,c经常的办公费用,d教职工的工资和福利,f由于生源不稳定等因素引起的持续性投入。如果自负责,真正能作到了学校垮台应当自己负责。有这么多的构成,怎么收取成本?要讲究科学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思想来收办学成本。具体考虑三种取向:a条例规定学校按照成本的全价收(超成本收就是赢利),b折价收,c平均价收。现在国班学校收的是25%。但是总的,应当根据办学的实际付出的成本,结合社会和家庭的接受能力和可承受的水平来确定收费问题,要体现出社会教育成本和个别教育成本的不同。对不同的学校由于办学目标、方向、特点、质量、条件不同,可以收取不同标准的费用,对社会实行低价位的符合教育成本的有尝服务,目的是更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成本和受费是两回事。确定全价,半价,折价收取后,要考虑:成本,质量,需求,承受能力。就是说,定价牵扯这四个因素。我看到一个材料,说在发达的国家里,私立学校的受费只有公立学校的两倍到五倍,而发展中国家,印度高出到20-50倍,我国不能取向这个。现在如民工的学校,边远学校,收费比公办学校还低。
(五)关于税收政策问题有几种出路。首先与大家声明一个问题,现在国家的税种是17种,营业税是行为税,不管赢利与否,都要收。对这个政策,国家对教育是免收,但是在营业税贯彻实施细则里,就给拧了。何为教育机构?根据教育法的规定,教育机构应当是有学和教育机构,但是界定教育机构时有关部门就给改为由各级教育性质部门批准的具有学历教育的学和机构。
收费问题上有四种思路(目前还没有公开谈,如果部里决定一定把这个谈出来,就攻下来):一是免税,本来应当收,但得免,当然免谁,再研究;二是减税或低税率,国外的材料,比如营业税,美国对收8%,对民办学校只收1%都收;三是税允许税前捐款;四是推还税款,先收,后推,浙江就提出退还税款。省一级政府解决不了的水手政策问题提交给国家教育部与国家税务局或财政部去研究。思路就是四种,不要膘着一个去作。浙江政府发的文发的文件"企业利用税后利润在本地投资办学的,与其投资额对应的所得税,地方所得部分,由同级财政列支予以返还全额用于办学,"在税收上有些地方政府还是有实践。
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是城市生产流通的经济单位。学校是以培养人才为目的,不以赢利为目的,坚持办学公益性原则,学校是培养人才为目的。最重要的区别衡量它是否赢利了,就是他的收费是否大大超过成本。第二个区别,民办学校不能撤回资本和转让,但是私营企业可以根据赢利情况增头或者撤回,第三,明确我们的教学设施不能抵押。但是私营企业是可以的。由此,在这个问题上,有三种观点。我的观点是:不以赢利为目的,坚持办学的公益性原则,公益性不等于无偿性和福利性,对办学产生的赢利增殖要有正确政策引导。许多民办学校的校长不求个人名利,只为国育才。但是在实际的运作中,民办学校虽然不以赢利为目的,但是它要发展生存必须有收回成本,并有一定的经营和管理,必须有正确的引导。
在这个问题上,不妨把思路打宽些。我们了解,个别国家允许赢利,大部分不允许。菲律宾:管理是,第一类叫非股份教育法人私立学校,有两个本质属性,一是没有股本,其成员没有股份,办学资金来源于社会赞助,二是不以赢利为目的,偶有赢余必须用于教育发展机器在法人章程内载明的目的,收入的任何部分不作为分给成员的红利,作为非股份法人不允许经营直接和简洁牟利的企业;第二类股份法人的本质属性。股份必须有分为股份的股本,办学基金主要来源于股东的投资,有权向鼓动分发办系获得股息及赢利,可分红。把赢利和非赢利两类分开。我们大的方向不以赢利为目的。美国是区分赢利和非赢利,由美国社会和政府认可的大中小私立学校一般都是非赢利的,而高中后非学术的私立学校包括职业学校,一般都都是赢利的,也是称为学院式的大学,其中大多数学校是非学历教育,少数是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兼敬而之,向有关部门照章纳税,由周政府设立教育机构负责管理,不仅负责注册,办学条件质量,发营业指正,严格检查赢利资金的使用和控制,赢利大学一般以职业为主,对赢利学校可发毕业证,不能参加全国大学排名,非赢利大学不能以学科的名义办公司,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因为美国大学非常重视排名,否则影响学校的知名度,所以非赢利也是美国高校的一种自律机制。我以上介绍的目的是让大家思路宽一点,而又要在我们的国情下考虑我们自己的问题。
五、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过去社会办在成人司的收,管理就是两个:政策指导,一是为国家提供了十六字办学方针,一是积极推进法制建设,颁布了社会办学条例及事实已经,参与民办教育法的起草,除了防追法规政策外,下发了一系列规章;实验性和经验的指导,学历文凭考试点,主要是组织编写了下发了全国统考教学大纲,提供了八门国考课程的教材。
今后工作思路有三:
第一个思路是提高认识,贯彻条例,完善法规,规范办学。
条例下发后不完全统计22个省市全动了。现在的问题是进一步要完善法规。重点研究省和国家教育部门怎样完善。
下面说一下新的信息(我认为是新的):北京市发了社会力量举办各类学校设立董事会的暂行办法,关于规范社会力量办学举办资格的通知;山西教委关于社会办学学校教师职称评聘意见;河南、四川关于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的意见,河北示范,(从三无到三有到三强)云南档案管理的办法和等级学校评估办法,河北示范学习标准的通知,陕西社会力量办学院校跨地区招生的有关问题通知,福建的社会力量办学审计的通知。
大家对规范校名,有不当的地方应该纠正,应该有许可证,校名问题,执法检查。
新问题,法人资格,原来规定批准后就有,办学行为的全面规范反问题现在民你会遇到新问题,法人资格问题。要注意法规定经教育部门批准到民后到民政部门注册方有法人资格;第二个思路是明确重点,抓好试点(学历文凭),培训队伍,提高质量。
发展问题,重点问题,要明确你办的学校到底属于哪个层次的,培训,不少在做,有出色,北京市班了几期,提高质量山西四川内蒙上海都在办班或准备办班,目的是提高管理水平在提高质量的问题上我有四个观点:
1.明确教育质量的特殊性
我认为,教育质量是全部社会产品的堤坝。教育质量关系到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教育是是基础,关系民族振兴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教育质量搞不好,必定影响到社会的物质产品和文化水平。
2.坚持全面的质量观
坚持既有方向,知识,能力,健康体魄,包括心理素质等。
3.怎样保证和提高质量
有这样几点措施:
a在实施教过程中高度的教育质量意识;b选拔优秀的教师,注重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和提高。(我在此举例说明对教师要求与管理问题。美国的麦道公司规定对从事企业教育的教师有四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要有所教课程的的合格证书,教哪一门要有哪一门课的通过考试获得的书面和操作的合格证书;第二要通过考试证明有编写一门教材的能力;第三要通过师资培训课程考试;第四通过考试管理员的课程并获得证书)。
c有优秀的校长和管理人员,加里宁说过:加强对培养人的培养比直接培养人更重要;一个学校工作有没有气色关键是校长和其他管理容易。
d精心组织教学过程和规范教学秩序。
f加强教学的研究和深化教学改革,严格学校的考试考核制度加强日常的质量检查建立灵敏的信息反馈制度4.如何评定教学质量
有着特定的意义,建立科学的评价教学质量体系非常重要。
当前的评价标准有4个:学校考试考核的标准;考试机构考试标准,国家文凭考试自学考试等衡量标准;评估组织和专家的评估标准,教育行政部门,社会有权威的中介的评估;社会的评价标准,如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在社会上的工资待遇,社会各方面对学校的认可度,家长的评价,国外分析质量最重要的是收入,学习素质怎么样,这是最重要的。要总结,对以往的毕业生,最好的系统是把孩子引向成功,不是失败。检验它质量的尺度最终是看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造性,社会的认可度,你的学生年薪5万就比一万高,要有抽样的反馈来说明这方面的情况。
第三个思路深入调查研究,总结检验,加强宣传,推动发展。
希望我们民办学校的战线工作的同志们,思之以新,行之以实,创造性地工作,以工作实绩赢得社会对我们的承认。
我衷心地感谢民办教育战线的探索者、创造者!谢谢。
(本文为研讨会上的发言稿,仅就民办高教的有关内容作了论述,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