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民办教育 > 发展研究
民办高教多样化发展
2002-01-22    肖力

字体大小: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民办高校的发展模式面临着不同的走向。

  1.虽然滚动发展模式曾一度是民办高校创建和发展的惟一选择,但是在未来的发展中可能不再是主流,而且还会不断地分化

  90年代注入式、改制运作、附属运行模式的出现,已经使从“三无”起步的民办高校受到冲击。随着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标准的进一步规范,滚动发展模式会受到更大的挑战。面对民办高校整体办学条件的不断提高,单纯依靠学费积累来改善办学条件是十分困难的,寻求新的资金投入方式和合作道路是走出困境的突破口。滚动发展的模式已经在逐渐分化,但由于国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一些贫困地区从“三无”开始,面向农村,以低学费、低投入滚动发展的办学模式还将延续。

  2.注入式发展模式将脱颖而出,成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

  随着改革的深入,大企业集团或个人投资办学不仅呈现出强大的经济优势而且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目前我国私营企业已经开始介入高等教育市场,这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民办高等学校硬件的建设,而且把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引入学校管理之中,促进了发展。为避免资本的寻利性和教育的公益性之间的冲突,政府应该加强引导与规范,才能保证注入发展模式得以合理运作。另外,应看到依靠这种模式发展的民办高校很容易受到投资企业经营状况的冲击。

  3.改制运作模式将成为一个时期内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选择

  改制是特定时期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条捷径。一方面,可以使民办高校发展有一个较高的初始点,加速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新的资金注入和对已有资源的盘活也使原有的学校很快充满生机。

  但改制不应一哄而起,而是有选择的行为,改制一定程度上会带来学校生源的波动。改制更重要的是使学校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使学校的改革由被动变为主动。随着公立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与完善,改制不会是公立院校改革与发展的长久选择,更不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主要模式,事实上,它只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中间形态。

  4.附属再生模式将会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突破

  附属性大学是世界上流行的一种高校类型,它拥有众多附属于自己的学院。这种发展模式的一个较大优势是克服了民办高校由于基础投入不足和办学条件有限导致的障碍,同时也使公立院校闲置的资源得以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为公立院校改革注入活力。同时,被附属的大学为维护自身的声望也不得不切实加强对附属学院的监督和管理。然而,普通高校与附属二级学院的关系到底如何理顺,如何促进共同发展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随着我国加入WTO,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还将进一步多元化。尽管民办高校在具体运作中也表现出各自的局限性及不同程度的不适应性,但是多元化的发展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民办高教的发展模式
· 民办高等教育:从比较的角度看主题和差异
· 探析民办高校新格局
· 中国高教发展基本形势与若干政策
· 吴启迪阐释高教发展战略
·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阐释高教发展战略
· 发展与规范并举 实现民办教育的新突破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