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八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记者在教育部采访了解到:一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下,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
──教师队伍结构得到改善。具有高级职务的教师占相应教师总数的比例有所提高,高中、初中、小学教师中具有高级职务的比例分别为16.8%、3.6%、0.18%。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趋于合理,中青年教师已成为教师队伍的主要力量。2001年,高中、初中教师中45岁以下的比例分别达到86.2%、86.3%;高中、初中、小学具有高级职务的教师中45岁以下的所占为42.9%、29.6%、33.4%;同时,教师的学科结构也进一步改善。
──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教师资格制度实施工作全面展开,为实现教师队伍建设的规范化、法制化、专业化奠定了基础。教师教育改革逐步深化,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全面启动,初步建立起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体制。教师队伍建设得到重视与加强,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全国高中、初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由2000年的68.4%、87.1%提高到2001年的70.7%、88.8%。初中教师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由2000年的14.2%提高到2001年的16.9%,小学教师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由2000年的20.0%提高到2001年的27.4%。
──中小学教职工收入显著提高。国家于2001年1月和10月两次调整包括各级各类学校在内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广大教职工待遇明显改善,收入增长幅度为5年之最。2001年全国中小学教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0194元,比2000年增加1610元,增幅达18.76%。
──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交流总结近年来各地在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方面的做法和经验,研究和部署当前几项重点工作,进一步推动和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教育部于2002年5月下旬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交流总结了近年来各地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中在促进教师队伍流动和交流、改进中小学校长聘任和选拔办法、实行教师聘任制以及提高教师待遇和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研究部署了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推行教师聘任制度、改革校长选拔任用制度以及教师队伍人才流动和调整优化等四项重点工作。
──出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中小学编制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确定教师队伍的规模,创设教育发展的条件,评估学校办学效益、用人效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01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编制标准》)。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由中编办、教育部、财政部等职能部门共同下发的具有权威性的中小学编制标准,是在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减轻农民负担、市县乡进行机构改革的背景下形成的。为更好地贯彻和落实《编制标准》,教育部于2002年6月印发了《教育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gt;的实施意见》,专门就做好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和编制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指导各地进行编制办法的制定和实施。截止2002年8月底,已有近10个省市出台了本地区的编制实施办法。《编制标准》的颁发和贯彻实施,为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和前提,必将有力地促进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基础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