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完善语言文字规范体系,构建和谐语言生活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党支部书记 李宇明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是十七大报告的重要思想。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载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做好语言文字工作,不断完善语言文字工作的规范体系,促进语言生活和谐,对落实十七大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大意义。
一、十六大以来的主要工作:十六大以来,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工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制定为核心,以信息化为主线,以评测认证为抓手,以语言工程建设和科学研究为基础”,取得了丰硕成果。
1.建立了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管理机制,组建起高素质的语言文字标准化工作队伍,制定发布了《汉语拼音方案的通用键盘表示规范》、《GB13000.1字符集汉字折笔规范》、《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中国通用音标符号集》、《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词类标记集》、《汉字应用水平等级及测试大纲》等规范标准。以《规范汉字表》为核心的汉字系列规范标准研制,进展顺利。
2.语言文字应用科研成果显著。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科研立项百余项。“现代汉语语料库建设及深加工”完成并免费上网,“基于ISO10646的维、哈、柯、傣文电子出版系统的研发”项目获“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奖”。“统一平台上主要民族文字文档识别系统的研发”、“汉字属性库的建设”、“中国古籍用字在ISO/IEC10646CJK汉字中分布研究”以及多种动态流通语料库的建设,为语言文字信息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智能语音技术在普通话辅助学习中的应用研究”等成果,促进了普通话学习和测试手段的现代化,是我国推广普通话历史上重大的技术创新。
3.对社会语言生活进行实时监测和规范引导。组建了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建立了《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编辑出版的长效机制。通过“软性”规范(A类)和语言生活状况(B类)的发布,积极引导语言生活向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4.民族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和信息化工作迈出新步伐。先后立项80有余。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字符总集进行了初步的收集整理,《维、哈语人名汉字音译转写规范》社会应用效果良好,蒙语和藏语规范化工作、少数民族术语规范工作等,取得重要进展。
二、今后的重点工作领域:
(一)国家语言战略研究。语言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当前语言生活正快速发展变化,语言生活中各种矛盾凸显,社会需要提供语言服务的类型与方式与日俱增,虚拟空间迅猛拓展,汉语走向世界的脚步空前加快,争取国际话语权正成为民族的自觉意识。此种情况下,我国必须及时研究宏观语言战略,提出应对重大语言问题的科学预案。
(二)加紧研制和实施关系重大、需求急迫的汉语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标准,尤其是要加快中文信息处理、语言教育等领域规范标准的研制。做好《规范汉字表》送审发布工作。开展新世纪的普通话审音工作。促进“中华大字符集”的建设。
(三)建立符合时代需求的立体性的语言能力评测体系。
(四)加强基于信息处理的语言应用研究和基础工程建设,迅速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提高我国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的质量和效率,提升中文在虚拟世界中的影响力,增强中文信息技术与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共享机制,为国家信息化提供有力的支持。
(五)加强对社会语言生活的监测和研究。语言国情是国家语言决策及其他相关决策的基础。要加强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的建设,筹划语言文字主要应用领域的研究基地建设,指导各地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对当地语言生活的调研,进一步加强对社会语言生活的监测和研究。用《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等形式,及时向社会报告语言国情。跟踪研究语言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和建议。
(六)开展新世纪中国语言普查工作。语言是重要的文化资源,摸清语言资源的基本状况,开发、保护语言资源,已成当务之急。语言普查须至少以县为单位设立调查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各方言和民族语言点的录音以数字形式保存起来,建立永久性的中国语言数据库,绘制详细的可传之后代的多媒体语言地图。
(七)促进汉语走向世界。研究世界华人社区的语言状况,促进华人社区的语言传承和各社区之间的语言沟通。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在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及语言文字教学等方面,满足汉语国际传播的需求。
(八)加强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优先发展当代社会急需的分支学科,如语言规划学、语言教学、计算语言学、法律语言学、播音语言学、病理语言学等。有条件时要促进社会一些新的语言职业的形成与发展,如文字速记师、语言工程师、语言治疗师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