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远程教育 > 远教新闻
培训也要讲产出
2002-02-01    记者 郜云雁 金志明 朱振岳

字体大小:

    让还有两个月就要退休的老教师也能主动地参加计算机培训,这对上海市东格致中学而言,是一件十分自豪的事情。

  该校书记王翔告诉记者,他们的绝招有两样:一是逼,二是诱。

  先是会议通知逐渐发布在校园网上,接着连课程安排、工作计划也不再印发,取而代之的同样是网络发布。“开始时大家都不太习惯,第一次网上通知开会10个人只到了3人,还得再打电话通知一遍,慢慢地情况发生了变化”。屡次迟到或错过会议的老师开始不自在了。而更让大家感到不安的是,如果再不上网,恐怕连自己该什么时候上课都不知道了。

  有了压力,还得创造条件。东格致中学有一半教师是老教师,学习计算机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为此,学校专门为老教师配备了手写板,以解决他们的汉字输入问题,同时建立了辅导员制度,由老教师自己找青年教师配对,进行一帮一的学习模式,“现在40岁以上的老师都有了自己的辅导员”。

  不仅如此,学校还制订了校内的考级制度,分A、B、C等级,所有的教师都必须通过最低的C级标准,考试成绩与效益工资挂钩。

  如今,东格致中学的公开课教案全部上网,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论文全部上网,42个班级全都有自己的网页,一些青年教师更是开设了自己的“教学工作室”,上面不但有课堂上讲过的教学内容,还有不少补充知识供学生参考。

  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但推动了教学改革,更提高了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效率。比如,当教师使用了“电子记分册”记入成绩后,服务器就会自动生成平时成绩总评、学期总评、学年总评,而且这些成绩还会自动进入学生学籍卡。

  王翔告诉记者,现在不少学生家里已经有了电脑,他们的设想是将校园网开进学生家里,“学生下课后可以上网重温上课的内容,还可以进行复习和预习。”王翔说,这样发展下去,过不了几年,教师的强弱就分出来了,因为“学生在家就可以看到别的班级的教学情况,如果学生们都蜂拥地到一个网上教学工作室,其他教师的压力就会很大了”。

  与东格致中学做法类似的还有杭州学军中学。该校不但要求所有的教师教案要上网,而且公开课必须要用多媒体上。另外,学校会经常在开会时通知大家,网站上又增加了哪些新内容。校长任继长认为,目前信息技术教育的投入产出比有些失衡,投入不少,成效不高,其关键之一是师资培训拖了后腿,“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把教师培训搞上去”。他同时认为,培训也应讲产出,应该分地区、分层次地进行,比如地区发展水平不同,其教师培训当然也应不同,全体教师的培训和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应同步进行。任校长对学校未来的投入设想是,硬件+软件+培训的投入比为:4∶4∶3。

  杭州胜利小学介绍他们的教师培训经过了三个阶段:个别行动、全民运动和分层培养。据该校朱惠强老师介绍,最初的发起者是校长,当时校长搞来了一个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教师可自愿参加学习,很多教师用后觉得挺好,能节省不少时间,一时间大家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到了后来,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参与了进来,年轻教师还和老教师结对子,共同进步,学校里经常是到了晚上还灯火辉煌,“当时我们就意识到,学校中的计算机不光为了让学生学习,更要用于教师培训”。为了让培训更有针对性,提高培训效率,学校特别提出,老教师主要学习文字输入,中年教师主要学习投影制作,年轻教师则重点学习课件制作,这就是教师的分层培训。

  上海黄浦区教育局副局长王伟鸣特别提醒大家,校长培训非常重要,而且主要是进行观念培训而非技术培训。他说,“以前我们走了一些弯路,把校长和普通教师们放在了一起进行培训。”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无锡主动抢占教育信息化高地
· 07年实现校校通 教育资源共享工程启动
· 让区域性教育网与校园网紧密结合
· 2001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大盘点(下)
· 北京佳讯向中央电教馆捐赠
· 河南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 上海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 年内实现“校校通”
· 安徽省“校校通”建设创新路
· 安徽:农村中小学3年实现“校校通”
· 梧州市“校校通”网络工程应用案例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