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点评: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定位,标志着我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背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分析:我国的职业教育长期处在教育的薄弱和边缘位置,是否需要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应该处在国民教育体系中怎样的位置,迫切需要明确的定位。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十一五”规划中指出:“要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在要求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把握节奏、重在提高质量的同时,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决定》中又提出要把职业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表明了中国政府对发展职业教育的明确态度和对职业教育的定位。
二、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
点评:新世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方向。
背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第二条指出,明确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分析: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劳动力转移等问题迫在眉睫,这些问题虽然在发达国家都曾经发生过,但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生长起来就必然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也只能用中国的方式来予以解决。发展职业教育强调中国特色,就是不仅要学习总结其他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经验,更重要的是要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探索出一条与本国国情实际紧密结合的职教发展之路,只有这样的职业教育,才能在中国特色的环境中发挥服务功能。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怎样一种体系,与过去传统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区别是什么,应该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中国职业教育在新世纪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赋予了广大的职业教育工作者艰巨的研究和实践任务。
三、5年100个亿:加大职教投入
点评:职业教育发展的及时雨,振奋士气的鼓点
背景: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国务院已决定,“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重点用于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充实教学设备,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
分析:100个亿,对于中国职业教育来说,不仅仅是物质上支持,更是精神上极大的鼓舞,职业教育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几经伏沉,由中心到边缘,再由边缘走到中心。从1986—2001年,16年共拨款9个亿,到现在5年拨100个亿,比较就可以得出结论。100亿,带着中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心,也将推开职业教育春天的大门。
四、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
点评:对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的关注,也是对整个社会教育机会均等和社会公平的关注
背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第二十七条指出:要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中央和地方财政要安排经费,资助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农村贫困家庭和城镇低收入家庭子女……
分析: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曾这样阐释职业教育的目的:①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②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③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和人民性,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体现着教育公平与公正。对职业教育受重人群的资助不仅必要,且尤为重要。目前,中职扩招,职业教育生源重心下移,来自广大农村的学生越来越多,建立起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让职业教育面向更基层、面向更广大的民众,让更多的人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间,使教育事业关注人人成为了可能,也体现了国家教育政策对教育机会均等和社会公平的关注。
五、100万:中职扩招
点评:教育内部的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举措
背景:2004年底,教育部2005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周济部长提出,2005年中职招生要在2004年的基础上增长100万,并且再经过若干年的努力,逐步实现中职与普通高中规模大体相当的协调发展。
分析:教育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和谐的国民教育体系要求各种类型的教育平衡、协调发展。随着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的重要因素。肩负着培养数以亿计劳动者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将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和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国比较重视普通高中教育,出现了普职“一条脚长一条脚短”的局面。随着劳动力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行教育合理分流越来越紧迫,教育体系内部的结构调整迫在眉睫,而调整本身对职业教育而言就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六、以就业为导向
点评:2005年,“就业导向”作为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进一步突出
背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第七条指出,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分析:以就业为导向,旨在突出职业教育由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的转变,学科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的转变,努力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适应社会和职业岗位的能力,使绝大多数的毕业生能够就业,以达到培养数以亿计的劳动者的目标。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提倡终身学习,鼓励学生就业后在本职岗位上的继续学习。它是职业教育界在长期地摸索之中得出来的结论,在2005年,作为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正式确定下来,这将牵动职业教育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的根本改变。
七、民办中等职业教育
点评:职业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多渠道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新举措
背景:周济部长在全国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指出:“大力发展民办中等职业教育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分析:职业教育的“成本高,学生家庭收入低”的特征需要政府加大投入,但这与我国目前教育投入有限,职业教育投入不足间发生了矛盾。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多渠道吸引资金,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民办职业教育是非常有效的途径。目前,我国民办职业教育由于办学质量等因素,一直处于非主流的位置。为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召开专门会议,肯定其在职业教育整体发展中的位置,是政府对职业教育实行“政府主导,加强统筹”的管理体制改革,是吸引民间资金投入职业教育的重要举措,必将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八、工学结合
点评:打破以学校、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正在转型。
背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第十条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
分析: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社会转型,职业教育要实现其服务功能也面临着重大转变,即在培养模式上,传统的学校为主向与企业合作,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转变;从教学内容上,从偏重文化技术和理论知识转向重视就业技能和发展能力的转变,从重视学科性与专业性的教学内容转向注重实践、将学校的课程内容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的转型。工学结合强调与企业、行业合作,强调学生的实习实训,这种培养模式作为成功职业院校的重要成功经验,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学习,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悄然变化。
九、县级职教中心
点评: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办学模式
背景:《决定》第十四条指出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继续实施县级职教中心专项建设计划,国家重点扶持建设1 000个县级职教中心,使其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地。
分析:“三农”问题无疑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国家的工作重点,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包括继续推进城镇化,大量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实现转移,还包括对留在农村的农民进行技能培训,发展现代农业。县级职教中心在政府统筹下实行部门联办,突破原有办学体制的束缚,组合优质教育资源,形成一张触角伸至地区各个角落的网络,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农科教的枢纽和载体,农业现代化的促进器;培养中初级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大军的孵化器;劳动力转移的主力军,是未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办学模式。
十、东西部联合办学
点评:东西联手,优势互补,合作发展,促进全社会和谐发展
背景:《决定》第十一条指出,积极开展城市对农村、东部对西部职业教育对口支援工作。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要内容。
分析:我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目前,我国东部许多城市中职学校面临着生源短缺“吃不饱“的窘境,造成了职业教育资源的浪费与闲置,东西部联合办学有利于东部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我国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相对落后,而人才需求旺盛,有效利用东部地区的职教资源为西部职教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服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东部的劳动力需求与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存在着互补性,东部地区的职业教育资源与西部地区培训需求也存在着互补性。东西部联合办学,是东西部实现双赢、共同繁荣的办学模式,有利于全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