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5年,浙江省积极推进科教强省和文化大省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调整中小学布局,兴建高教园区,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今年1月召开的浙江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又明确了今后5年浙江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基本普及从学前三年到高中段的十五年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新当选的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教育厅厅长侯靖方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0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浙江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新一届省政府的开局之年。做好这一年的工作,就要大力开展教育创新。
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始终是浙江教育工作的主旋律。侯靖方说,浙江将继续实施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今年要开展第三轮创建“教育强县”活动,启动“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施行“教育凭证”制度,做好残疾儿童、女童、少数民族子女以及民工子女同步接受义务教育的有关工作;积极发展高中段教育和学前三年教育,积极鼓励和支持优质高中举办国有民办高中,保持中职与普通高中协调发展,多元化、多形式发展幼儿教育。高等教育则要推进以高教园区为重点的高校建设,全面启动在杭高校老校区土地置换工作,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筹措新校区建设资金。
质量是教育事业发展永恒的主题,创新是教育持续发展的活水源头。侯靖方强调,今后浙江省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大力推进教育创新。要按照大学城要求,不断完善规划和功能,充分整合高教园区资源,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开放共享。要继续深入实施“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5年内建设100个重点专业、建成200个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完成300项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建立40个文化素质教育和教学实习基地、编写出版500种重点教材。要继续开展“高等教育质量年”活动,改革教学管理制度,探索第二专业、第二学位等人才培养模式。要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从学生公寓、食堂向所有生活后勤服务领域延伸,并向教学、科研后勤服务领域拓展。要努力推进基础教育整体相对均衡发展,建立和实行发达地区教师到欠发达地区任职工作制度,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的扶持力度。要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支持组建以高职和重点职校为龙头,由相关企业和职业学校参与的职教集团,努力走出一条中职与高职相互衔接、产学研结合的职业教育新路子。
侯靖方认为,坚持教育创新,还要适应推进城市化和对外开放的需要,全面实现外来民工子女就地入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筹建国际学校,鼓励进行各种办学形式的试验和探索,引导社会力量重点发展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下一步浙江省将按照“活两头(幼儿教育和高中教育)、保中间(义务教育)、促全局(整个基础教育)”的方针,以义务教育阶段“三项经费”保障为重点,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强化县级政府的管理责任,落实乡镇在义务教育中应尽的责任;建立促进人员合理流动的教师交流制度,逐步解决师资的地区性、结构性失衡问题;进一步完善教育目标考核责任制,把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发放、学校公用经费安排和危房改造情况列入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适应农村税费改革,加大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城乡纳入“低保”家庭子女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建立浙江省高校特困学生档案库,逐一解决特困生经济困难问题;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构建学习型社会等。
创新无止境。侯靖方最后说,如果说过去几年浙江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得益于制度创新的话,那么今后我们依然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开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
|